严重、情节恶劣等,就是说未达到必要的社会危害程度,则不构成犯罪。但不少犯罪并未指明这个界限,在这情况下,应适用刑法第十条但书的规定,但书既是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 主观方面离不开刑法总则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的认定需要借助于刑法第二十二条到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除此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59.html -
了解详情
机能与自由保障机能之间的关系。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人类各种努力所共同指向的终点,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 的行为错误地规定为犯罪,以致一旦发动刑罚权,公民的基本人权就会遭到侵犯。此时。我们同意与其牺牲基本人权,毋宁放弃刑罚权。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罪刑法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64.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查起诉及审判阶段翻供,案件出现既定不了罪,又无法放人的局面,超期羁押由此而生。 (3)共同犯罪案件同案犯在逃,无法起诉又不变更强制措施 共同犯罪案件 的,给予降职、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3)由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以羁押换押证的执行情况为依据认定超期羁押。对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7.html -
了解详情
消极因素不断地对某些国家公务人员产生着影响,而公务活动中的种种不当利益又对其构成诱惑,使其意志日趋薄弱,心理日趋失衡,由此引起其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并进而 区别犯罪缘起的原则,即区分是缘私还是缘公才导致了职务犯罪,而缘公的犯罪缘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四是全面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0.html -
了解详情
亦不太讲究交通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实务中几乎就不承认汽车作为高速交通工具的地位,因而强调对行人安全的保障,在社会观念上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不妥。所以, 自身实行的是违章行为且自己已经认识到的情况下,已丧失了可以使他人信赖自己的基础,因而,也没有理由期待他人能够遵守共同的准则或规则行事。但是,这并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95.html -
了解详情
是该组织所实施危害行为的直接策划者和指挥者,因而此种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组织者往往即是领导者,但也不尽然,非组织者被提拔成为领导者的情况 显然要更为严重。因此,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刑事犯罪,处以比个人犯罪和普通共同犯罪更为严重的刑罚,显然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有利于从严惩处有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9.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人们实施一定行为的义务。即应当为。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不应为而为,则构成作为犯罪;在后一种情况下,行为人如果应当为而不为则构成不作为犯罪。从 形式构成的犯罪、既可以由作为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同时包含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的犯罪、共同犯罪中的不作为的犯罪。4、以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行为形式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1.html -
了解详情
](p32~33)上述种种弊端,如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如果实行暂缓起诉制度,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悔罪态度较好,依法只能或可能判处 ;(2)犯罪后有悔改表现,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3)嫌疑人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4)具备较好的帮教条件。程序条件包括:(1)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9.html -
了解详情
,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视为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条件,那么,什么条件下才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呢?因此,按司法实践中所把握的不是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况:犯罪分子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被害人有过错或犯罪人有可原谅的动机及其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在共同犯罪中罪行不是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14.html -
了解详情
,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视为应当判处死刑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条件,那么,什么条件下才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呢?因此,按司法实践中所把握的不是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况:犯罪分子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被害人有过错或犯罪人有可原谅的动机及其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在共同犯罪中罪行不是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