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16] 这一关于合法行政的规范性要求清楚地表明,中国法治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依法行政,其背后 2003,pp.437448. [50]参见张亚、李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法治政府的清晰足音》,载《法制日报》2007年10月18日。 [5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30.html -
了解详情
难推广;没有文化的支持,宪法制度再先进也只能停留在条文层次,很难得到落实,最后或者名存实亡或者索性倒退到旧体制。这就决定了宪政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民主与法治一样,民国宪法文本中的公民基本权利只是不能兑现的口惠( lip service) .事实上,在欠缺民主和法治的非常环境下,权利也不可能受到切实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委员会直接领导、指挥下的检察官工作制。取消书记员等文秘、协勤人员的检察官待遇,对这类人员依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其次,改革现有的检察权运行机制。撤消其他按照 《中国法制史》讲义。【7】廖与人编:《中华民国现行司法制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版,第320页。【8】洪浩著:《检察权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19.html -
了解详情
、最佳的价值目标-正义。三、中国为公正审判所进行的改革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历史上,“法”被认为是统治者的工具这种理念占主导,在这种观念中,“重实体轻程序” ”按照这些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判阶段履行审判监督之权。在这种体制下,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看,出庭的公诉人如何正确执行这两种职能?如何对待辩护一方?常常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3.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是当代各国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发展、保障公民权利一项基本义务。美国1966年制定的《情报自由法》对1946年《行政程序法》 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不合时宜、不符合《立法法》规定的予以废止,对仍有用的予以重新公布。2.加快行政、司法机关的体制改革步伐,增加执法和司法透明度。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html -
了解详情
或那样的改进,如协管干部等,但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那套旧的模式,没有突破以前的旧框框。应当说,将法院当作政府的一个机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效率 相差很远。尤其在我国,法官选任本来起步就晚,又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过严重的破坏,现又正处于不断改革转制时期,一切有待探索、建立和完善。虽然我国既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原则。我国则在清末变法引进西方法律文化时才有司法权一说。在民国时,才真正确立了现代的司法观。在民国体制下,国民大会代表主权,在他之下设立立法 法官。其次,在审判制度上提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过程的程度,以社会力量防止法官滥用职权。这方面可以吸收英美陪审制度的长处,改革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使其能真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4.html -
了解详情
的局限性,不会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能会成为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2、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相互排斥性 之所以用“ 最终实施必须取决于它符合公众利益,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抽象的愿望,而是指不但一部分公民个人在行为中要坚定不移守法而且其他个人亦要遵守这些法律。”[10]作为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82.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为奇。我们今天正在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十字路口,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改革与行政组织法,行政法律文化的积淀与融合,行政模式的制度创新,都有可能给行政法学 保障,是行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高效化的前提,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包含了公民的知情权,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公开原则,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2.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政府一直向往拥有强有力的行政权力,能够向社会发出说一不二的行政命令。这种观念至今仍然存在于各级政府的许多官员的意识形态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关于 的回应。然而,理性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需要后天的培养与锻炼。从历史上看,凡是专制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公民一般都比较缺乏理性,他们经常是处于要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