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法官在对刑事和解的被告人进行轻缓化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进行裁量,例如我国《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P4; [4][日]青山善允、伊藤真著:《民事诉讼法的争点》有斐阁1998年版P260,转引自熊跃敏:《诉讼上和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8.html -
了解详情
加剧了控强辩弱的倾向,并进一步使被告客体化。建立司法审查制度首先需要突破这种现有规定,重新界定侦查机关的职权范围。可以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直接取消侦控机关对强制性措施的决定权,把司法权从侦查机关的职权中分离出来。2.设置司法审查制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对我国检察机关性质的重新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3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必须合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对于 室内室外、光线情况等。 3.询问证人自问自记是否应予排除。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规定询问证人必须两人以上进行,但根据该法第十条讯问犯罪嫌疑人不得少于两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03.html -
了解详情
,在价值取舍上通常偏重于保护而放弃惩罚。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项对“有利被告”、“疑罪从无”原则的吸收,即体现了这一精神。8?司法的职业性 中,全国不少高、中级法院甚至基层法院纷纷出台自己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和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规定,便是其中一例。此外,其他司法机关也推出了诸如什么“零口供”、“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12.html -
了解详情
的被害人对判决不服可否提起上诉问题的复函》中对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上诉权予以了认可,但是1979年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而实际上,赋予被害人上诉权 以避免被害人因对依法作出的诉讼结果不理解而提起无谓的申诉。此外,我国刑事诉讼的客体是案件事实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法律规定辩方向被害人调查取证时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5.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豁免权制度。如德国通过修订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在接受询问时,无须提供其住所;受到威胁的证人,其姓名及身份可以保密;等等。二、对我国现行“反黑”刑事立法 第294条以外,还有第191条的洗钱罪。根据该条的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9.html -
了解详情
同案犯罪嫌疑人的证人资格问题。 [关键词]:刑事诉讼 证人 资格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具备证人资格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知道案情。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1.html -
了解详情
和基本原则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 :立法、司法解释(2)条第二十五条 本法第二十三条条二十四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 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关联法规:立法、司法解释(1 ...
//www.110.com/fagui/law_6884.html -
了解详情
有力制度保障。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一原则作出了更加明确、更为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局制度的人民性,彰显了我国刑事诉讼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没有孰轻孰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906.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 十八条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