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对应的是法院应负的审限延长理由的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有效参与程序的义务和严格遵守相应法律程序的义务,只有这样,方可实现对审判权的有力制约,达到保护权利的目的 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法律关系内容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和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在国外三个方面。这三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7.html -
了解详情
【正文】 依照传统的理解,民事再审程序也即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据法律规定由法定机关提起,对案件 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7.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与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相关的问题①。1804年 ,节约社会成本,便于人民法院全面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避免做出矛盾判决等目的而附带于刑事诉讼程序之中合并审理而进行的诉讼。因而没有必要制定一整套适宜于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
》第23项改革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设刑事专业委员会和民事行政专业委员会;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需要在审判委员会中设刑事专业委员会和 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5]参见李浩:《民事再审程序改造论》,载《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4.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的特征为依据,主张在程序上终局性地解决民事纠纷。后者指的是将司法权限定为法院行使的审判权,而把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作为行政权看待。应该说, 还主张将检察院权限视为行政权)的重要司法政策。如前所述,再审请求权与公正裁判请求权、程序救济权紧密关联,如同诉权及其它诉讼权利一样,都是广义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1.html -
了解详情
依赖于实体法的独立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只关注当事人诉讼行为的研究视野已过于狭隘,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亦步亦趋的研究思路应该调整。其次,就美国的行为主义法学而言,其 世界上存在两种程序论:一种是英美法系的价值程序论,一句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涵盖了英美法上程序论的全部精华;另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2002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 应受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在实体上具有独立性。附带民事诉讼又不同于典型的、独立的、纯粹的民事诉讼,而是与刑事诉讼一起并存于同一审判程序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时,则可能承受不利的裁判(注:参见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 138页。)。如辩论主义,原则只依 高,庭审形式化,而自80年代末审判改革后,摒弃了传说马拉松式的庭前审理程序,强调当事人举证,推行一步到庭直接开庭,这些举措无疑有利于防止审判人员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审与多次审理的审理绩效问题。 一旦设立法律审程序,《民事诉讼法》中就要相应地规定法律审提起的条件(如法律审提起的事由,即具有什么样的理由才能 第107条)原则性规定,且其制定目的是为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有关的司法解释提供相应的法律根据。具体的有关诉讼费用的规范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诉讼费用收费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不是仅仅调整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案件诉讼程序的法律,严格地讲,《民事诉讼法》应当称之为《民事程序法》,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案件的审理和 一制度的修改主要问题在于:(1)是集中规定还是分散规定;(2)是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还是作为诉讼规则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3)能否部分分散规定,部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