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刑的思路,只有通过民事法律无法救济时,刑法才可介人。合理的程序是,如果认为吴英的融资行为涉嫌犯罪,政府应责令停止借贷,告知出资者通过民事诉讼救济权利; 唯美的结局。 【注释】 [1]有关法院判决、裁定的内容均引自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即(2009)浙金刑二初字第1号和(2010)浙刑二终字第27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14.html -
了解详情
虚化的原因 刑事庭审本应是刑事诉讼中具有决定性的环节,却被虚化到可有可无的境地。这既危害司法的程序公正,也危害司法的实体公正。在许多刑事错案的背后 的情况下,法院的庭审只能作出有罪的判决。据说,有些法官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要求检察官提交电子版的起诉书,然后在上面进行简要的修改就作为判决书了。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33.html -
了解详情
管又点我的名字,我知道这回是该接民事诉讼书了,因为这是法院一般的办案程序。 “孙管,我知道是该接民事诉讼了”他仍默默不语,我知道他肯定已经知道一些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其实法院之所以给了这么一个糊涂的结果,也是值得思考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况且你的案件的焦点以远远超出了判决书的内容,你应该心里很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176.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撤诉权创造了时机和条件。在这期间如果允许检察院撤诉,必将使此前进行的程序归于无效,导致诉讼资源浪费,而且损害法院判决的确定力、权威性,破坏法 及时向合议庭提出撤诉申请。只要合议庭或审判委员会尚未对案件作出决定,没有对被告人的实体问题作出裁判,检察机关撤诉就谈不上公诉权干涉审判权。如果将撤诉时间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1.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情况给予考虑,并在起诉与判决中表现出来。在笔者收集的大部分刑事裁判文书(主要是起诉书和判决书)中,大都附有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属要求对加害人从宽处罚的请求 答:迫于民族习惯法的压力,法院一般都会考虑赔偿的情况在量刑上予以从轻。 当然,在少数情况下,刑事和解的达成也是在案件进人刑事司法程序之后来完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2.html -
了解详情
永久,进行事前救济。[10]美国专利法在1819年修改时,赋予联邦法院有权按照衡平法的程序和原则发出禁令。[11]现行美国专利法第283条也规定了禁令制度 停止侵权包含不了。由此使得法官无所适从。[62]这既降低了判决书的公信力,又削弱了司法保护的力度。 为使停止侵权民事责任能够真正落实,笔者建议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76.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一方面抵销作为一种抗辩没有严格的程序限制,另一方面抵销作为一种抗辩应被视为判决理由,但是我国判决书基本不阐释判决的理由,即使阐释也非常简洁,所以抵销抗辩 所有的抵销抗辩都产生既判力,被告如提出数个反对债权以供抵销,而法院仅就其中之一部分为判断,其未经判断之部分,不生既判力,[16]只有那些经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00.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律适用问题,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将法院即将在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和依据,以及将要适用的法律,向当事人公开,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前做好 渠道,当然会减轻双方在沟通方面对裁判文书的依赖和压力。因此,法院有必要积极挖掘和探讨除裁判文书之外的程序内的沟通渠道。[10]那么,我国现行法律除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1.html -
了解详情
。在案件发回重审后,负责重新审判的下级法院需要在消除原来的程序错误的前提下,重新举行法庭审判程序。[27] 2.4 诉讼行为无效制度 刑事诉讼行为无效 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宣判等诉讼程序,造成了第一审程序的不完整;第一审法院没有按照法定的判决书格式要求,陈述判决理由;第一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条之规定,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是人民法院对审理的民事案件依法进行的一种审判活动,调解书的性质是在法院诉讼活动中进行的、 法院解释中发出执行通知这个时间限制。但还有一个问题随之产生:被告(人)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初,甚至在预感到诉讼不可避免之时,就开始了隐藏、转移、故意毁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