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以及生活的安定;同时还扩大到对宪法及其他法律所确认公民享有的各种经济文化权利(如劳动权、自由权、环境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 50年代初期,我们便开始着手制订民法典,40多年过去了,制订民法典仍然仅仅只是学者的企盼和心愿。但是,毕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已得到蓬勃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相区别。而且承包经营权与联产承包经营合同相联系,实际上不是一个独立的用益物权。应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改为“农地使用权”[3].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把 成员权是指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对集体组织所享有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公民或集体,其他非从事农业生产的公民或集体不能成为农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7.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命权”进行分析:第一,生命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权利。换言之,生命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学意义上的生命 能力自出生开始,死亡结束”;《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7条第2款规定:“公民的权利能力自其出生之时产生,因其死亡而终止”;台湾民法第6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有权,而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和集体所享有。确认这种法律关系,是明确国家、集体和公民、法人之间在土地使用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需要,也是利用土地发展经济并保障人民 其地上物及永佃权者得行使物上请求权以为救济,对于其使用的土地范围内享有相邻权,对其享有的权利有让与、抵押或出典权。永佃权人负有支付佃租的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0.html -
了解详情
当务之急。 一、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 可被别人查阅)即可视为对隐私权无合理期望。且所有者、经营者对本网络的访问不构成截获。”1994年Steve Jackson Games V美国特勤处一案中明确,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62.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民法的基石理论》一书指出:由于法律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目的才能对国民生活关系予以调整、规范的,国民所有享有的权利实质上是国有实现其目的而赋予各个人行动的可 公共利益,善良风俗等。在西方发达国家,均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法官。其中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能剥夺公民的权利是政府,如是再把对公共利益的决定权交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5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活动家、劳动模范、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公众人物。 理论上,以行为人的主观意愿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自愿性公众人物和非自愿性公众人物。从 、社会知情权、公众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知政权指公民享有的知道国家事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的权利;社会知情权是对一切社会公共权力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62.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制。日本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一样,曾经是以法律来保障权利的。明治宪法规定,在法律的范围内“臣民”享有的权利,“非以法律形式不受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3、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问题;4、加强对公民权利,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权利的宪法和法律保障的研究;5、国家结构形式建设;6、宪法监督实施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达成的契约和协议等产生、变更或终止。第二,权利、义务的非对应性。行政相对方所享有的行政法上的权利,在非强制行政行为中,尽管仍可以推定为行政 介入、干预也颇为随意、平常。其动机可能是善意,是充满“父爱”的,但其结果不仅使公民个人的权利利益处于较大的受侵害风险中,更无形中将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4.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要求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作出不利的决定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所以听证是美国公民根据宪法“正当法律程序”所享有的权利,效力高于行政法上所规定 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5页;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249页。 [2] 参见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