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不仅不全面,而且检察机关也难以判断其是否正确。如果有被害人的话,被害人的陈述往往会与公安机关的不立案理由不一致甚至矛盾,若不审查有关材料,就难以 有错误的,有权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4] 参见卞建林:《刑事诉讼监督的立法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2 年第 7 期;龙宗智:《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
的约定的,不构成连带权利和连带义务。民法通则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见,在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中,共同侵权是共同赔偿,并 的损失,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最大限度地实现附带民事原告人的合法权益,应成为法官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价值取向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04.html -
了解详情
性、激发性和触发性等可归责于被害人的原因性作用所作的否定性评价⑴。有学者从主客观构成要件角度考虑,提出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过错,是对被害人基于 认为此举会导致家丑外扬而心生愤恨,将被害人杀害。辩护人提出被害人没有设法通过协商手段解决家庭内部问题,而是要求提起诉讼,对于激化双方矛盾具有一定责任。这种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04.html -
了解详情
性、激发性和触发性等可归责于被害人的原因性作用所作的否定性评价⑴。有学者从主客观构成要件角度考虑,提出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过错,是对被害人基于 认为此举会导致家丑外扬而心生愤恨,将被害人杀害。辩护人提出被害人没有设法通过协商手段解决家庭内部问题,而是要求提起诉讼,对于激化双方矛盾具有一定责任。这种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21.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助长公权力对私权利的恣意、蛮横与褫夺。对于司法,防公权甚于防诈骗。 同样,商事活动中的被害人认定及其刑法保护应当有特别规则。被害人的解释不能泛化而 与有罪的司法决定不完全取决于案件基本事实是否符合实体定罪条件,它还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某种司法潜见有关。司法潜见源于证据信息不对称、实体性暗示、控辩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019.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作为刑事诉讼领域人权保障的底线标准。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尊重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维护被告人的辩护权等诉讼权利。 二是要坚持依法独立 、毛发等证据,未通过指纹鉴定、DNA鉴定等方式与被告人、被害人的相应样本作同一认定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涉案物品、作案工具等未通过辨认、鉴定等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82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本案被害人可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如果所盗伐林木是国家、集体所有,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本案中,被告人的盗伐林木的行为损坏了被害人的财产,被害人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此,在审理此类盗伐林木犯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44.html -
了解详情
的同时,附带解决因其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赔偿而进行的诉讼。比如在伤害案件中,被害人除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外,还要求被告人赔偿医疗费和误工费、陪 公安、检察阶段不能提出保全措施,只有到了诉讼阶段才能提起,由于我国《刑诉法》对该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受害人的权利难以保障,导致附带民事赔偿执行风险比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长在逐一询问当事人是否知悉自己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确认当事人是否知悉诉讼权利义务。开庭前未告知的,审判长当庭予以告知。经确认当事人知悉 的来源、证明对象等。如果该证人、被害人提供过内容不同的证言、陈述的,法庭应当要求公诉人提交该证人、被害人的全部证言和陈述笔录一并审查或者传唤其出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595.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刑事诉讼工作实际,就刑事证据的审查、采信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的主要案件事实包括: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身份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状况; (2)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3)犯罪行为是否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