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性质。笔者认为兑现借条是完全实现盗窃目的后续行为,属于盗窃犯罪的一个环节。兑现借条行为不能认定为诈骗犯罪。 首先,要认清借条是否为有价证券。从现行法律 可以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从而可以实现借条的权利,如果没有能实现权利则不能作为犯罪论处。王某持借条向债务人收款,债务人完全是因为认识王某,并知晓王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77.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继而采取测谎后,已将其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并采取传唤的刑事强制措施,而后袁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具有被动性,只能认定为坦白。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 就成为认定一般自首必须解决的先决问题。 司法实践中,如何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发觉争议较大,本案自首认定的关键点也在于此。公安机关虽然通过测谎技术确定了袁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07.html -
了解详情
与被害人达成协议后反悔的情况,此时如何发现当事人达成和解的真实意思表示,成为司法机关具体认定原有刑事和解协议效力及其履行行为的关键,由此延伸出司法机关审查 刑事司法和解制度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并已经在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或未成年人犯罪的部分领域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51.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议,但对刘某交通肇事后让许某顶替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肇事者让人顶替目的是为了使自己 逃跑行为,符合事后不可罚的理论适用。考虑到该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423.html -
了解详情
案例中,即便有一定的言语威胁,但只要当事人交出财物是基于“自愿”交出,即应认定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 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2)犯罪的方法或手段不同。获取财物的方式是准确认定“碰瓷”案件行为性质的重要因素。诈骗罪是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975.html -
了解详情
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2)犯罪的方法或手段不同。获取财物的方式是准确认定碰瓷案件行为性质的重要因素。诈骗罪是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 之所以交付财物是由于恐惧。因此,区别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时,主要不是看有没有欺骗行为,而是看行为人取得财物是以诈骗的手段,还是以威吓的手段。 本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383.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议,但对刘某交通肇事后让许某顶替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肇事者让人顶替目的是为了使自己 行为,符合事后不可罚的理论适用。考虑到该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行为属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729.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被害人的事项,兼用暴力、威胁方式取得财物时,两者更容易混淆。如何准确界定此类型犯罪,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本质。 [案情] 刘某因怀疑 上当场使用暴力,致陈某某等人不敢反抗,并当场劫财,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特征,应认定刘某等人行为构成抢劫罪。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714.html -
了解详情
,逃避还款的;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在认定不能简单的套用上述六种情形,还需要分析 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825.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藏匿或自己毁灭证据,因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而不可罚,但教唆他人实施不能认定为缺乏期待可能性;第二,跟自己藏匿或自己亲自毁灭证据相比,教唆他人藏匿自己或 犯,认为于此情形并不成立教唆犯。 三、本犯教唆他人为其作伪证时如何处理本犯教唆行为 这个问题不同于上述藏匿本犯、毁灭证据和窝藏赃物的地方在于: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