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物;其二,侵占罪规定的犯罪对象,无论是代为保管的财物,还是遗忘物、埋藏物,其前体必须是行为人合法持有,而后才非法占有。本案中被告人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 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对刑法意义上持有含义的理解,不能脱离我国刑法关于侵占犯罪的规定。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刑法意义上的持有首先应包括有法律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50.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此类问题的解决能有所裨益。 一、如何理解贷款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第193条规定,贷款诈骗罪表现为以非法占有 合法取得贷款后,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到期没有归还贷款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不具备贷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33.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最终骗取刁口乡政府赔偿款22317元予以均分,达到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且数额较大,符合诈骗罪关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 从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而且被害人的财产受损同六被告人的欺骗行为之间也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较符合外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26.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上也没有实施非法占有的行为。故本案三人的行为属于民事欺诈行为,而不应按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来处理,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评析意见 中分离出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却与现行刑法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有着重大矛盾,这给我们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84.html -
了解详情
是单位犯罪的认定,二是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下面我们结合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一)关于单位犯罪的认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 只能由故意构成,不能由过失构成。l我们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该观点符合刑法的规定。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犯罪,或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12.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应以实际控制说,比较符合立法意图,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已经着手实施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获取就是实际控制。这一解释可以看成是非法占有型财产犯罪的未遂标准在法律上的界定。《刑法》第382条的规定,贪污罪也属于这一类型,当然要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42.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的全部财物,非法占有的故意并不明显,证据也不充分。 二、本案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违法经营。 首先,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是指 ,应由林林个人承担相应责任。这样认定更符合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罪责自负这一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根据本案的事实、证据,两被告人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是一种真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40.html -
了解详情
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条规定在理论上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准抢劫罪)。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是一个 :通说认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一般认为非法占有数额达到较大才构成犯罪。这里笔者要提醒的是刑法规定多次盗窃可以构成犯罪,所以盗窃数额未达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39.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但不能反映挪用人产生了非法占有的故意。因此,这一规定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被修订后的刑法所吸收。修订后的刑法实施以后,判断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 改判陈某无期徒刑。 苗:刚才谈到过,修订后的刑法摒弃了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以贪污论处的规定,但实践中有的案件反映,确有少数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04.html -
了解详情
巨大的认定标准根据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抢劫公私财务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 ,根据吸收犯中重罪吸收轻罪的原理,对债权人只能以绑架罪一罪定罪处罚。当然,如果行为人索要的数额稍稍超出债务的数额,可以认定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