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3-84页。)迪尔凯姆认为:“把犯罪归于正常社会学的现象,这不只是说,由于人类具有不可纠正的恶习,所以 ,N.J.:PrenticeHall.)如前所述,在绝对主义认识论支配下,我国主流刑法学和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的本质在于社会危害性,犯罪具有绝对恶的属性。正面论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0.html -
了解详情
出于过失,甚至双方均出于过失,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目前我国刑法理论通常认为,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都有失片面,而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将我国刑法 的共同犯罪之分。事实上的共同犯罪应该包括共同故意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这就如同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一样。而法律上的共同犯罪则是对事实上的共同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4.html -
了解详情
(不排除有时轻时重的波浪式发展),社区矫正模式成为刑罚适用的主导。我国的刑罚适用模式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10年以前,仍实行笞、杖、徒 对象中,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犯罪将更加突出,在犯罪主体中所占的比例也会增大。另外,加入WTO以后,对外国人适用我国刑法的数量将会增加,如果我们的刑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8.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代精神论”,指出法的解释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神意即法旨,因而对传递神谕的宗教经文的文理解释即法的解释;第二阶段把法看作立法者的意志,以此 的判决。[19]综上可见,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与大陆法系的成文法的区别,诚如我国刑法学者陈兴良教授所说-绝不是“形式”上的成文与不成文。二者赖以区别的主要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9.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其一,他人死亡的结果;其二,他人伤害的结果。依据犯罪的危害程度,法国刑法把这种结果又分为:1.在超过3个月的时间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伤害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以下。[37]我国有学者认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观方面是复合罪过,而刑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3.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公开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形式。(十五)完善减刑的撤消制度,保证减刑质量。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对于减刑的适用规定较多,但对于减刑 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把减刑分为可减和必减形式,有其明确的法律用意;为确实保障减刑质量,防备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1.html -
了解详情
年龄在11、12岁至24、25岁之间的社会群体 [1].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 作用。据教育专家鲍尔特温的研究成果,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专制型、 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13].其中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0.html -
了解详情
转型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理论。对此,卢建平教授也提出过类似的批评,认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风险社会理论的解读不尽准确且片面,有先入为主之嫌,往往是从自己 不安全的食品、药品,也可能是遭遇犯罪攻击的风险。不安成为社会生活结构和国家安全的决定性因素。[45]大体上,对风险的应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集体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9.html -
了解详情
。在2000万条泄密个人信息中,其中涉及济南市民162764人。[3] 二是自然人犯罪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垄断性公共服务机构及其工作 有将近40部,法规有30部,另外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目前,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已将泄露个人信息入罪。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47.html -
了解详情
一体化的判断。[4] 在三个诉讼法关于伪证行为的规定中,伪证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第二,帮助,隐匿、毁灭、 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其中的无论属于何方,应该包括司法工作人员。我国刑法针对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情况专门规定了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