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的确定过程也是对事实与结果进行判断的过程,其中必然要考虑因果关系(必然因果、偶然因果),考虑证明责任的分配。因而,责任也是实体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的结合部 不能负责的激励问题(注:对此,有学者提出应当在政府参与的经济行为中,采用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纠纷的主张。参见史际春:《适应经济法治需要建立官告官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52.html -
了解详情
受害者还可以对其提出损害赔偿。英国法规定,故意操纵、歪曲或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构成滥用诉权,受害者可以由此对滥诉者提起诉讼。美国法将滥用诉权归为诉讼权利 还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公众可以因公司解散之前遗留下来的各种责任对公司起诉。纽约州《公司法》与其他州《公司法》相比更为严格,该州《公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0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就是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刑事被告人是由于执行某种职务造成被害人的物质损失,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就是对其负有经济赔偿责任的单位。例如交通事故案件,附带 诉讼法》,2002年法律出版社出版; 2、《诉讼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3、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现代法学》1991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4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当事人,均应当积极、全面地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或抗辩,成为负有举证责任的诉讼当事人;既然该证据是现实存在的,该当事人就应当积极寻找、搜集,而消极 套翻版,以至于最终能否实现司法公正都是值得怀疑的。[7] 三、新的证据的抗辩及其费用负担 当事人对等原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为体现此原则,在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6.html -
了解详情
延长,但须事先通知相对人。 最后,增添民事诉讼复议的法律效果,以及法官在违法裁判时,对其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的追究。人民法院通过对复议事项进行审查按以下 为当事人。 [5]这里其他人包括有法律职业共同体及社会上的一般人。 【参考文献】 {1}黄良友.试论民事诉讼复议制度[J].现代法学,199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9.html -
了解详情
失权)制度。所谓证据失权,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诉讼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或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据证明其主张的,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或逾期不提出证据即承担证据 举证的行为都将导致证据提出权的丧失。这样,以严格的失权来达到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实质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单一的法律后果导致逾期举证行为非有效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6.html -
了解详情
与救济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目的应确立为:解决纠纷,处理争议,即依法裁判确认纠纷主体权利义务的归属或赔偿责任,从而使民事纠纷、争议得到解决。 需证明,但因客观原因而不能自行调取有关资料信息予以证明时,法律可为其提供一个共同的救济平台,即申请执行法院给予协助调查取证,从而可提高权利人和义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15.html -
了解详情
即不予采纳其向陪审团提出以考虑其价值,以保障证据材料的证明能力。 英美法中的有无关联性的证据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除某些例外外 出版社 2001年3月第1版 第46页 3 王亚新 著 《对抗与判定 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第165页 4同上,第22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纠纷,可称为宪法入讼[8],这种宪法适用依其所适用的司法程序不同而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9]具体到刑事程序中,表现为刑事诉讼法由于欠缺具体 不进入诉讼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6]韩大元、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法学评论》,1998年第3期。 [7]周叶中:《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4.html -
了解详情
,此处不适用自认规则,并不是说自认事项没有证据能力或证明 力,而仅是不产生举证责任免除的效力,法院职权调查不受自认规则效力约束,经过对证据 ].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 文 新,朱江梅.论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 :8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