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法治主义”不满足于行政活动在形式上有法可依,更从符合人权保障的法目的、内容出发对行政手段和行政形式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理所当然地对行政行为的 该条“应被解释为要求国家机关不仅在实体方面,而且在程序方面也必须尊重国民的基本人权。”[32].佐藤幸治教授进而解释道:该条前款表明了“人格尊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保障而言却是非常有害的。作为赔偿政策的制定机关和适用机关,应当警惕和肃清这种观点的影响,应当从人权保障的观点出发,反省现行的赔偿政策和裁判方针所 金,但她并不否认随着国情的变化,法院可以根据侵权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据民法通则所体现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采用金钱赔偿的方式对精神损害进行救济。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98.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他诉讼行为,是一种公法上的基本权利干预,即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下,许可国家以订立法律的方式来限制[4]”都有清楚的认识, 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和实践远不完善,不利于人权保障。因此,在宪法中对于一些刑事诉讼法原则予以规定,将人权保障的要求国家根本大法予以规定,使其具有宪法之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较高的国家,均在其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详细规定刑事程序中涉及人权保障的证据规范,如反对强迫自证其罪或自白任意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这些规范也许 重要性,所以现代国家在设计和运作刑事诉讼制度时,均强调程序的正当性,更多地关注涉讼公民的基本人权保障。根据正当程序观念,刑事诉讼不仅应追求结果的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6.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拘留条例》。检讨这些立法不难发现,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应已经确立,但由于立国之初社会条件的制约 ;(5):以公正审判为中心,改革刑事审判方式,实现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最高目标。但是,三年来的司法实践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程序工具主义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8.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等权利,对人权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被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称为“人权保障的基石”。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程序确认为有罪以前,应在法律上推定其无罪。“被告人不等于罪犯”,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只有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才能在诉讼中有效地保障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其指导意义。但目前尚缺少一种对于各国实施《公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标准和原则。笔者根据《公约》的基本精神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拟将限制言论自由的标准和 完全一致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那种醉心于把自己国家对某一人权的理解强加于其他国家或国际社会的做法,必然走入人权保障的误区。虽然各国在言论自由方面取得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3.html -
了解详情
假公济私、徇情枉法等权力腐败现象。[25]5、法律平等。法律平等应包括立法、司法等领域的平等。从现代人权保障的实际需求看,为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 非法干预是决定性条件。”[30]9、程序正当。程序公正是正义的基本需求,人权的保障才能通过一定的程序体现。程序公正主要包括选举、立法、审判、行政等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6.html -
了解详情
人权规范或文件,我们以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2年的《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为例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基本精神。12大致而言,前者规定 、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都不相同,[中美]两国在实现基本人权的途径和方式上也不同,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和存在分歧”,但是“这不奇怪”,而且“今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0.html -
了解详情
的齐整完备,却多是等于空文,无保障的效力。”过去保障人权的方式不过两种,一是革命的方式,二是制裁的方式。革命是人权保障的最后方法,人民起来推翻暴政是天赋 》一文倒是说得更为明白,他直接提出了建立宪法法院的设想。他说,民国以来,哪一部宪法(约法)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但只是因为人民没有可以申诉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