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关系到社会利益。如果允许当事人通过订立契约自由设立物权,无疑使市场交易产生混乱,损害社会利益。所以物权法具有强制性,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依照法律为一定 在实践中出现的住宅所有权,在德国民法典中也没有规定。 2.物权法定原则与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相冲突 意思自治原则,在产生之初,被认为是私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如果没有占有的权利推定,占有的保护请求权便无从产生。而从立法例分析似乎更有说服力:《德国民法典》明文规定动产占有的权利推定,而未规定不动产上占有 作茧自缚,将立法规定进行限缩解释,排除不动产占有人的保护。 因此,比较法上虽然德国民法和瑞士民法排除不动产占有人的权利推定,但法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14.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的作用,[10]但在性质上与损害赔偿请求权并非同类,并非基于违约而产生的次位请求权。 二、强制履行的正当性基础 如上所述,履行请求权有自愿履行 德国民法典》第440条。 [43]同前注[6], Kotz书,边码763。 [44]如果合同订立本身即需要批准,则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合同义务根本没有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15.html -
了解详情
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2}黄立.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3}杜景林、卢谌.德国民法典评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4}同注{11} . {15}同注{10} . {16}[英]P.S.阿狄亚:.合同法导论(第五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5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曼弗瑞德沃尔夫: 《德国民法中的形成权》,孙宪忠译,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 年 1 页。 [104]参见前引[96],Massimo Roccella 书,第282 页以下。 [105]《德国民法典》中的规定权指第315 - 319 条规定的给付确定权。 [106]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24.html -
了解详情
和控制的权利。这显然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定性相矛盾。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矛盾,是因为上述观点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成立要件和行使要件混为一谈了。应当 ,则承租人除非为出租人提供了充分而适当的担保,否则不得请求分期付款。《德国民法典》第509条对此设有明文规定,可资参照。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每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28.html -
了解详情
都对由自己之行为表示以代理权授予他人引起的典型的表见代理作了规定, 如德国民法典第170条规定:代理权以意思表示通知第三人者,在授权人向第三人 相对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主张构成狭义无权代理时,如果善意无代理权人对无权代理的产生没有任何过错,无代理权人是否可以对该无权代理的主张提出抗辩?有学者对此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9.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法国民法理论里也就没有它。这一原因同样能够解释《奥地利法典》和《德国民法典》里为什么疏漏了商法。⑨ 由于商事规则不能为民法所包容,而商事规则无论 这种解释中,社会因素就毫无立足之地了。 也许,正是法律形式理性的源头,使商法典产生了后遗症。因为商法,正如它在民法国家里为人所理解的那样,没有出现在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7.html -
了解详情
的预备登记,则等于使破产管理人不得不设定新的权利。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德国民法典第二草案用异议登记制度代替以前的保全物权的预告登记制度,保全债权请求权的 上属于公法的范畴。而对于这种公法性质的备案,如果当事人不予办理的话,会产生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处以警告、责令停止预售、责令补办手续、吊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7.html -
了解详情
偿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应的社会需求在德国是处于法律保护之外的。事实上,德国民法典及商法典中设立了法定质权制度来实现这些功能。在德国法上,法定质权 日不行使情形之一而消灭。民用航空器优先权要求要向主管部门登记,通过人民法院扣押产生优先权的民用航空器行使,先于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受偿,并且自援救或保管维护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