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起草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事习惯所剩无几。我的看法是,一方面,这是误解了民事习惯的内容、意义和调查对象,把落后的民风民俗等同于民事 、继承、契约、田土交易等民事关系方面,自然与西方社会存在诸多差异。没有人怀疑,民事领域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习惯这一事实。而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来没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4.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可能的解释结论罗列出来,这在解释规则本身并未形成固定模式、而作为解释对象的宪法规范又通常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实际上并无实现之可能。 现有法律体系生成过程之中逐渐成形的,因此体系解释能否成立也颇值得怀疑。目的解释则更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规范本身是否包涵一个一以贯之的明确目的在内,本身就是值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03.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专名(proper name)是一种特指的名称,其所指向的对象为单数,包括人名、地名。与专名有所区别的是通名和摹状词(de-scription)。通名 主义并不矛盾。限于篇幅,本文不能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六)对必然性的怀疑之二:反科学主义 反科学主义认为,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更多适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32.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要求的最低限度是控诉一方必须将所指控的犯罪证明到排出一切合理怀疑的程度,有罪事实才能成立。 对于民事案件,英美法系依其性质不同区分为普通民事 的中间地带,这就是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性。 2、标准具有综合性。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主要是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包括了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9.html -
了解详情
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两点条件在现代社会都难以满足。 源自人类理性的司法权威有两个特点:第一,权威的有限性。高度的社会分工告诉人们,权威仅限于某个领域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权威主体与权威对象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受到破坏,人们对法院的公正性和法院裁判文书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等等。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4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99.html -
了解详情
了暂缓执行(sursis a execution)程序,即行政法官在审理越权之诉的过程中,有权裁定暂缓执行被诉的行政决定。1963年6月30日条例确认暂缓执行程序 判令重作之诉的对象时,如果存在紧急情形,以及申请人在审理中能提供恰当理由,使得法官对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产生有重大的怀疑,则受理临时处分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37.html -
了解详情
得出结论命题这一过程的必然性毫不怀疑?我们可以说一种逻辑上的因果观,与自然因果观一样重要。因为逻辑研究的对象,本身包含某些普遍的命题, 论述来看主要涉及可证立性(justifiability),即无论一般规范还是个别规范都必须有合理的根据来加以证立,指的是规范性命题及其结论的可接受性。[40] 于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 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284.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是指在行政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与所要证明的对象之间有清晰而明确的逻辑关系,让一个心智正常之人站在行政机关的角度,能 适用由行政机关行使,但不具有终局性,终局性法律适用由法院行使。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可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更为谨慎与严格地作出,从而达到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