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内容。尽管该法仅有7个条文,但却初步形成环境刑法的制裁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处罚危险犯(第2条、第3条);二是明定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第5条);三是确立对法人的两罚原则(第4条);四是以处罚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犯罪作为法益的保护范围,并不涉及危害自然环境保护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4.html -
了解详情
有用,就应当是同时无用的!(30) 这里暂时剔开重刑对犯罪率到底是何种因果影响不说,也不探讨刑法改革者坚决反对重刑时所持的一些具有渲染性的大词,仅从上述 、就业前的前科报告义务。此外,修正案还规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作为累犯处理;对于不满18周岁的人,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予以缓刑,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8.html -
了解详情
如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将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作为使用逮捕这一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条件之一,同时我国《刑法》的第44条设定了未决羁押期与所判刑期进行 的补偿性规则。但如果我们深入考量未决羁押期对刑期的折抵与罪犯减刑考察期缩减的因果关系,就不难发现,未决羁押对刑期的折抵在给罪犯带来一定权益的同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71.html -
了解详情
罪。由于刑法在责任认定上没有区分定罪数额和量刑数额,对未得犯罪利益的人员而言,怎么样量刑都会存在罪责刑不相当的问题。 3.无身份者在职务身份犯共犯中 挪出的公款数额为准,还是以其实际使用数额作为其犯罪数额的问题。在共同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认定的分歧主要在于因果关系的确定和计算方法问题。立法者之所以未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3.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责任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数额型 职务犯罪 共犯 责任 犯罪数额 建议 我国刑法第八章和第九章规定的犯罪中有很多罪名属于身份犯范畴 出的公款数额为准,还是以其实际使用数额作为其犯罪数额的问题。在共同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认定的分歧主要在于因果关系的确定和计算方法问题。立法者之所以未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教唆犯一般都是作为主犯来处罚,被教唆的实行犯作为从犯处罚,也就是说教唆犯处于主要地位处更重的刑罚,被教唆的实行 ,就是实行行为,而正犯的实行行为,对于教唆者来说,不外乎是因果关系之过程(经过),这意味着教唆本身即独立构成犯罪。⒃但是,由于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单一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教唆犯一般都是作为主犯来处罚,被教唆的实行犯作为从犯处罚,也就是说教唆犯处于主要地位处更重的刑罚,被教唆的 ,对于教唆者来说,不外乎是因果关系之过程(经过),这意味着教唆本身即独立构成犯罪。[16]但是,由于我国刑法采取的是单一正犯体系,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20.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必须是法定的;四是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走私犯罪危害的是国家利益,如果以具体的危害结果作为走私罪的构成要件,那么这一危害结果究竟以什么形态为 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既遂,这显然是错误的。鉴于此,笔者认为,将走私犯罪认定为结果犯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从刑法理论上讲,走私犯罪应当是行为犯,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4.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化, 往往不在同一个点上这样在行为的结束到行为的结果的出现间的一个时间段,并且这个结果和行为有因果关系, 可以说是行为本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危险犯的 酌定从宽的情节来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而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是应当减轻处罚这是必减, 把上述情况作为酌定减轻情节必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这在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9.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彼此联系、相互配合,与犯罪结果之间均存在因果关系。信息共同犯罪由于信息域的独特的环境,其共同实行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点:各共同犯罪主体的实行 存在,其实乙的暴露是侦察员非常偶然才发现的) ,社会危害性更大。因此,案件中作为片面共犯的乙是本案的主犯。总的来说,在虚拟的信息域中,由于信息交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