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在本文看来,上述批评意见缺乏合理性。第一,周光权教授以德国刑法关于封闭的特权条款的适用原则为标准,批判笔者所提出不属于封闭的特别 5.Aufl.,DunckerHumblot 1996,S.734. [7]参见[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有斐阁1975年版,第412页;[日]西田典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的错误还在于,将法益侵害性与犯罪性质混为一谈,殊不知对于相同的法益侵害,刑法可以规定多种罪名。实际上也不应当将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因为在 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5页。 〔12〕参见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6、532页。 〔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8.html -
了解详情
并试图以此为契机来构筑犯罪论体系的一种理论[5]其重点在于必须把握住刑法分则中被特殊化(具体化)的构成要件[6]。这个特殊的构成要件(tatbestand) 的类型(参见该书第91-116页)来整体把握分则罪状。 [11] 例如《法国刑法总论精义》就与典型的三要件论有所不同。其犯罪论分为两大部分,其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体系的方式上是一致的,即均将刑事责任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纳入刑法总论体系,而少有刑事责任论与犯罪论和刑罚论之间相互联系、前后呼应的 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进而借助二者的差别研究,引领刑法意识和刑事政策的变革。 1. 明确二者的差别有助于刑事制裁体系科学化、合理化 长期以来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7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版,第144页以下;等等。 [2] 参见[日]大场茂马:《刑法总论下卷》,中央大学出版社1917年版,第999、1011、1045页。 [3] ,有斐阁2007年版,第181页以下。 [14]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332页。 [15] 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版,第144页以下;等等。 [2] 参见 [日]大场茂马:《刑法总论下卷》,中央大学出版社1917年版,第999、1011、1045页。 [3 ,有斐阁2007年版,第181页以下。 [14]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332页。 [15] 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 [44] 本文认为,社会相当性理论无力解决被害人同意的出罪根据问题。一方面,刑法中正当化事由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是无边无际的, [45] 试图将各种事由的 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55]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56] 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16.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被翻译为德语中的versprechen而不是einwilligen。另外,承诺尽管是我国对日本刑法学的一个舶来品,但其实也不是日本学界的统治性用法,也一直 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55]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56] 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12.html -
了解详情
、煽动、收买、劝说等等和“挑动”等字眼来看,教唆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刑法之所以处罚教唆犯也正是因为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犯罪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恶性和严重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1-837页。[25][日]野村稔《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416-420页。[26][德]汉斯。海因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9.html -
了解详情
视的明确化,[20]那么两者分离以后,自己决定权的价值就难以测量。尤其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纯侵犯自己决定权的强要罪和胁迫罪,那么自己决定权如果与其他 为中心[J].中外法学,2008,(5):708727. [13]周光权.刑法总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日]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7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