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不同的情绪能够对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产生影响。激动、恐惧的情绪往往能够改变认识的范围,减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 他人时,如不具备足以识别其行为责任的知识和能力,不就其行为负赔偿责任。德国民法典第828条第三款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的责任以其在实施加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7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如前所述我们认为,一般人格权之产生基础是人格独立、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并且,三者共同构成了一般人格权的核心, 了一种重要的法律地位,其意义好像一种暂时的权利。[26]在德国立法者把它放在了《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第一章,试图实现其保护实体权利的设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66.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革命形势对法国民法设计思路影响以外,法国当时所盛行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其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启蒙思想家、理性主义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认为,人类 所坚持的民商合一与瑞士、意大利的民商合一有所不同。前者仍然以德国民法典为蓝本,设计了自己的民法典,把以前商法的内容大多另行制定单行法,后者却是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94.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连带责任相对应的一种责任。补充责任主要发生在一个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产生了两个相重合的赔偿请求权的情况下,法律规定权利人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行使赔偿 各个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 (二)大陆法系若干民法典的规定 1.德国及德国法系民法典的规定 德国民法典首开现代共同侵权行为规定的先河。《德意志联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11.html -
了解详情
,出于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要求,否定了这一罗马法原则。例如1964年的苏俄民法典第82条规定:不论双方当事人申请与否,法院均应适用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 消灭,义务人享有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如果义务人自动履行时,将产生何种效果?对此,《德国民法典》第222条第2项规定:为清偿时效已经消灭的请求权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98.html -
了解详情
法典化现象实现了理论法和实践法的融合,并从经常令人迷惑不解的各种各样的习惯和实践中,产生了统一的法律规则体系;第四,通过法典化形成了系统的法律解释,以适应18世纪的 ,米健校,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又参见娄进波:《〈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及其评述》,载《环球法律评论》(原《外国法译评》)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44.html -
了解详情
年12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虽然学术界对于未来民法典是否采用《德国民法典》的五分法体例仍然存在争议,但应当坚持物权和债权的分类 条确定的方式,通过在抵押权登记处进行优先权登记,从而公告后,优先权始对不动产产生效力。 [13] 所谓共益费用,是指在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存在数个债权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74.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为前提,而人格权受到侵害无法产生传统意义之债;(3)人格权的内容和范围无法予以充分明确地确定。[29]正因为如此,德国民法典的立法者未能采取当时已经有学者提出的一般人格权的概念。直到 1957年,第42届德国法学会议上对一般人格权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建议制定特别法以保护人格权。联邦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8.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连带责任相对应的一种责任。补充责任主要发生在一个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产生了两个相重合的赔偿请求权的情况下,法律规定权利人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行使赔偿 各个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 (二)大陆法系若干民法典的规定 1.德国及德国法系民法典的规定 德国民法典首开现代共同侵权行为规定的先河。《德意志联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10.html -
了解详情
而相应调整法律,只能以谦逊的克制去适用传统的法律。致使一个特别的商法必须产生。[31]灵活、生动的商法,不断的充当了私法改革的急先锋,不断的丰富了 变革的急迫性大为降低。但是,尽管这样,为了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主义的建构,德国民法典仍然付出了僵硬的沉重代价,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依赖大量的判例法来作为对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