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不同对象的证明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应该高于民事诉讼的证明 为对两大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概括与综合,因为其中既有内心确信的含义,也有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 [31]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9.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审查证据的可靠性,达到证据确实充分,证明的事实能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和国内贩毒分子在暴利驱动下疯狂实施毒品 做到如下两点:第一,通常密拍密录的对象应是涉嫌毒品犯罪的人,只在基于一定事实能够推断其他人与犯罪嫌疑人有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有助于查明案情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5.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起草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事习惯所剩无几。我的看法是,一方面,这是误解了民事习惯的内容、意义和调查对象,把落后的民风民俗等同于民事 、继承、契约、田土交易等民事关系方面,自然与西方社会存在诸多差异。没有人怀疑,民事领域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习惯这一事实。而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来没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97.html -
了解详情
道。我有时感觉到,法理学者可能过于关心法律的事理、原理及方法,太关心法律研究对象本身的特质 [5],而对研究者自身却很轻视,很少关心法理学者的人生意义,都把 中的许多问题;法律社会学中许多命题研究,在中国的法制市场中是否真的有现实需求,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理论的超前,很可能会造成迟来的理解,会使法理学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35.html -
了解详情
希腊思想家在善和真理问题上完全陷入了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新路摆脱困境。然而,怀疑主义论证在逻辑上已经指出,人无法提供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这是一种绝望的 对象直接满足欲望。人在这样的选择中没有思考,甚至不会比较各种对象。他不会比较不同的食物,挑选最有营养者;他也不会为了自己所爱的,设计一个计划,赚钱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无罪辩护,或降低案件的证明标准,在案件没被证明到排除任何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就判被告有罪②。 伦理性偏见的产生来自于不良品格证据本身的属性,而不象 排除规则所排除。 为了更好理解被告其它犯罪、错误或行为证据的使用,我们有必要对其证明对象作以下分析③: ①作为犯罪计划或阴谋之部分的劣迹或犯罪前科。有关以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3.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化,即在现实中的发生。具体说来,权利冲突之所以可能发生的条件有四个:(一)客体(对象)的同一性,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权利指向同一个客体( 否则这种推理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我们由此得出的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值得怀疑。如前所述,由于我们的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经验是有限的,世界向我们的显现是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德国私法“从来没有将法律行为的效力,而总是将法律行为的无效作为规范的对象。”〔39〕私法自治的要求是,行为人一经作出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即已成立 客体化的“复合式”意思表示概念虽造就了私法学术精密的外相,它对于私法推理有多少积极意义却值得怀疑。我们应该承认的毋宁是,由于知识的局限,只有在较为简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34.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典起草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民事习惯所剩无几。我的看法是,一方面,这是误解了民事习惯的内容、意义和调查对象,把落后的民风民俗等同于民事 、继承、契约、田土交易等民事关系方面,自然与西方社会存在诸多差异。没有人怀疑,民事领域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习惯这一事实。而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来没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