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从表面看区别于“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原则,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就体现在这里。从形式上看原告处于主张者的地位,主张某一 丧失对个性化问题的公正衡量。而且,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也没有涵概原告能否限时举证以及证明责任能否适时转移等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54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事实真伪不明仅仅是法官的主观认识,而非运作审判权的事实判定;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应当是克服真伪不明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权利义务关系的实体法律规范;对 的价值理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5.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和修改有关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时往往会考虑诉讼便利的要求。所谓诉讼便利原则,即根据经验法则判断在某类案件中一般由何方举证更为便利,或者根据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5] [苏]阿阿多勃罗沃里斯基.苏维埃民事诉讼[M].李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 [6]张子培,陈光中.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3.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等非正式方式进行证据调查。这些程序性裁判的简易程序设计,都体现出提高效率、避免诉讼拖延的考虑。○11 (三)被告人供述问题的特殊性 既然程序性裁判通常具有较为简易的 证据的裁决。很显然,这是与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大体一致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而在适用可补正的排除规则的场合下,法庭所要确定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37.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举证责任的规定,不是关于结果责任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规定。由于举证责任分配是指对结果责任的分配,《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根本不是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 其行为违法,被告就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这一特征和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规则是有较大的不同的。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被告偿还所欠的债务。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84.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一种办法能发现案件真相),无法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与之相对,由于我国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主要依照规范说,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盖然性说,导致客观证明责任的 《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黄国昌:《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日]新堂幸司:《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3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倒置。[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赔偿与一般的行政诉讼中所使用的证据规则不同,反而予民事诉讼相似。国家赔偿法与民法显示出一种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如无 范围。郑金玉:《国家赔偿法》证明责任分配规则解析,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十二期。 [5]也有学者认为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性质而言,并不违反谁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43.html -
了解详情
早已走到理论的前面,当理论界还在探讨举证责任的性质时,不少法院已经将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摆在了每一个当事人的面前。借民事审判改革的强劲东风,许多中高级法院都 为作出一副社会改革的姿态,曾大量模制西方国家的现代法律体系,其中《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就是在当时制定的。这一点与沙俄时代彼得大帝的法律制度改革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7.html -
了解详情
再举证又不愿调解,确实只好采取举证责任分配的办法来决胜负了。 从法官们关于举证责任的意识及在实务中的运用来看,诉讼原则上是当事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38。这里所说的制度框架既指体现在民事诉讼立法、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法院种种文件或出版物中的成文或有形的规则,也包括法院内部长期形成的传统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规则,可以使那些难以查清的案件及时审结,从而降低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实现诉讼经济。 三、推定与举证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按照举证责任分配的 外国证据法》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 7、《论推定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网上论文,作者张永泉//www.dffg.com 8、《论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