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编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学者大多主张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编,在民法典中集中规定侵害各种民事权利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旨在保护各项民事权利,因此必须在民法典分则中先 民法典的立法体例,关于侵害人格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等规定,散见于民法总则编与债编中,造成民法体系紊乱,并增加了法律适用的复杂与困难,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47.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待这一切,有很多类似此等涉及人身关系的问题一旦产生,若是我们没有总则或者是民法总则抽象依据,而更多地等待司法解释的诞生,则不免沦为大陆法系司法 ,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3]该段内容参见《法学专家解读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起草理念、利益衡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4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的规定,即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 之规定请求权本已消灭,为何又死而复生?黄立先生在其《民法总则》中引用台湾民法典第190条的规定干脆说债权乃是一种请求权。但请求权不以债权为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2.html -
了解详情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等),而1964年《苏联民法典》仍调整着1922年民法典没有规定的许多商事关系,如供应、基本建设承包、运送、结算和信贷关系等。就民商法 。1929年2月至1930年12月,民法委员会先后完成了民法总则编、亲属编、继承编,初步完成了民法的法典化。民法的制定,深刻地影响着商法典编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54.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以前的立法规划再没有人提起,立法工作机构的对于民法立法的工作安排是:2005年至2006年度,编纂物权法和侵权行为法;2006年至2007年度,修订民法总则;此后有可能的话,修订合同法等等。至于将来是否将这些法律编制成为一个民法典,这个问题目前尚没有答案。 四、中国民法立法遭遇到的意识形态难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0.html -
了解详情
。 其次,物权法的体系构造要与民法典草案的总则相协调,物权法应收民法总则的统领,其体系构造应避免与总则部分重复。在物权法的概念的界定和术语 。⒀所以确认物权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都不属于物权请求权,不应规定在物权请求权之中。物权请求权仅为返还原物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预防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6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物权的客体物?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物权的客体属于民法总则的内容,不宜纳入物权法中规定,待将来制定民法典时将它置于总则 ,称之为物权法发展史上的第二春(Zweite fruling)一点也不为过。 3、是否明确规定物权法定原则? 从立法例上看,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制定的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物权的客体物? 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物权的客体属于民法总则的内容,不宜纳入物权法中规定,待将来制定民法典时将它置于总则 ,称之为物权法发展史上的第二春(Zweite fruling)一点也不为过。 3、是否明确规定物权法定原则? 从立法例上看,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制定的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21.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表现出强烈的合同法主导型的结构。比如只为合同法设立总则规定,甚至倾向于以合同法总则取代债法总则。典型的表现是法国民法典的做法。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其中 ,否则,权利不具有可实现性。至于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具有法定性,则取决于民法对法律关系采用法定主义和法律行为两种调整方式的取舍。(注:关于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3.html -
了解详情
但有关请求权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却存在一定的混乱。 在大陆法系民法的历史上,请求权(Anspruch)的概念系由德国法学家温德赛(Winscheid)由罗马法上的 》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适用诉讼时效,显非妥当。 【作者简介】 尹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