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 (四)原审判决要点和控辩双方意见; (五)对事实和证据复核后的分析与认定; (六)合议庭评议意见、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意见;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848.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88.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的是,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责不能无限扩大,否则会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权威性。因此,最高人民检察院只能基于监督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的职能, ,必须从刑事司法制度整体出发,对此作出回应,特别应当强调相关配套制度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支撑。 1.判决书说理 判决书,特别是初审判决书,不仅载明了对案件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会议。[3]因为在过去的20多年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都是采取书面的审查方式,没有开庭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就无法出席 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5)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召开讨论死刑案件的审判委员会会议时,应当至少提前2天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列席。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2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初探,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期。 [15]刘仁文:中国死刑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20]耿景怡:死刑复核程序若干问题,载法律博客网http://xjkrlly.fyfz.cn/art/1004072.ht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8.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的判决,似乎对被告人的救济的实现最为有利。如果应当设立一种司法裁判程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庭审审理的是事实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辩护律师的判决前调查报告、被害人影响陈述。这样便赋予了辩护律师、被害人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的渠道,至于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理论上应当与辩护报告同样受到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22.html -
了解详情
讯问被告人,当面听取被告人的意见。被告人还可寄信函向合议庭反映自己的意见。复核期间,辩护律师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辩护意见。人民法院可以当面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并 问题的解释》(下称《刑诉法解释》)第274条至287条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有关问题作了规定。[11] 2002年,中央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45.html -
了解详情
复核权下放到高级法院,在大量案件中,死刑的复核与二审被合而为一,作为防止错杀与滥杀的特殊屏障的死刑复核程序成了名存实亡的一纸空文。在这一意义上, 在这方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做法值得推广。在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次强调死刑案件应该坚持两个基本,即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背景下,该院颁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46.html -
了解详情
与强制性 在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框架下,被一审判处死刑的人,如果不上诉,案件便自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二审程序被省却。然而,未经二审而直接进入 刑法(第一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 01.1-52;邱兴隆。死刑的效益之维[J].法学家,2003,(2):55-64. [2][3][4][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9.html -
了解详情
与强制性 在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框架下,被一审判处死刑的人,如果不上诉,案件便自然进入死刑复核程序,二审程序被省却。然而,未经二审而直接进入 刑法(第一卷)[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 01.1-52;邱兴隆。死刑的效益之维[J].法学家,2003,(2):55-64. [2][3][4][5][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