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否认这些说法有合理的一面,但确实也存在着问题。如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及其他的犯罪构成,我们的研究过程中都承认有完整的 ,尽管这些年刑法学者力求完善,但因包袱沉重,步履维艰。如何建立符合我国立法体系的犯罪构成,还需广大刑法学工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实事求是科学评价资产阶级的以及前苏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7.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关系人应以受贿罪共犯论处。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来看,必须有共同的受贿犯罪故意。共同的受贿犯罪故意,是指参与受贿的各行为人均对收受他人财物的 第1期。 [3]马克昌:《共同犯罪与身份》,载《法学研究》1986年第5期。 [4]参见林亚刚主编:《贪污贿赂最疑难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9.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关系人应以受贿罪共犯论处。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来看,必须有共同的受贿犯罪故意。共同的受贿犯罪故意,是指参与受贿的各行为人均对收受他人财物的 第1期。 [3]马克昌:《共同犯罪与身份》,载《法学研究》1986年第5期。 [4]参见林亚刚主编:《贪污贿赂最疑难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4.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的性质,动机或目的这样的一时的心理状态不是身份。 中国台湾学者对身份问题亦多有研究。有的在广义上理解身份,谓之为犯人一身所具有之资格、地位或状态; 只有二人时,无共犯可言。同时,共犯之成立,要求各成员具有同样内容的犯罪故意,至于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所不限。倘若利用他人过失完成犯罪,被利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界,对此问题亦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多数学者否定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罪包括过失犯。例如,有学者指出行为人对基本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故意,对加重结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 [17]顾肖荣。试论结果加重犯[J]。法学研究,1984,(5)。 [18]王虎华。论结果加重犯[A]。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2.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的性质,动机或目的这样的一时的心理状态不是身份。② 我国台湾学者对身分问题亦多有研究。有的在广义上理解身份,谓之为犯人一身所具有之资格、地位或状态; 只有二人时,无共犯可言。同时,共犯之成立,要求各成员具有同样内容的犯罪故意,至于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所不限。倘若利用他人过失完成犯罪,被利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9.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认识与一般违法的社会危害性认识相混同。为此,有学者提出了犯罪故意的违法性认识说,围绕这一问题并产生了几种不同的主张,[8]笔者认为这里面存在着对 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95页 [5]贾宇:《犯罪故意概念的评析和重构》,载《法学研究》第18卷第4期 [6]杨新培 陈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82.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不否认这些说法有合理的一面,但确实也存在着问题。如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及其他的犯罪构成,我们的研究过程中都承认有完整的犯罪 尽管这些年刑法学者力求完善,但因包袱沉重,步履维艰。如何建立符合我国立法体系的犯罪构成,还需广大刑法学工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实事求是科学评价资产阶级的以及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也应区分行为人在醉酒前对其在醉酒后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有无犯罪故意或过失而作不同的处理下文将有分析,此处不赘……第二种观点中的两种主张 是否仍然妥当,不无疑问。此外,应说明的是,我们这里以生理性醉酒者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为研究对象,只是因为刑法第18条第4款适用的对象主要是生理性醉酒者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本文拟从以下几个理论上容易发生歧义和实践中较难认定的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以望推进相关理论的更加成熟,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司法实践。一、犯罪中止 医院的行为,和前面的情形一样的道理,也应认定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中止,按照未造成结果的情节量刑。还有的问题就是,除了这两种明显人为的意外因素造成抢救未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