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问题规定在部门法当中,并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对溯及力问题探讨最多的是刑法领域,刑法中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确立是 罪刑法定的推演、从罪刑法定的原始意义 旧法的效力于不顾。刑法上的罪刑法定、行政法上的既判力都是为了维护法的权威性。尤其在法制社会,法律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由于法 律的修改,而否定原来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6.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应该从重或加重,那他们应该通过寻求修改法律、让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的途径来进行,不应该自己做主,因为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然而我注意到,在运动 核准飞快杀掉,如郑筱萸。从这些活生生实例中,民众看得到的全是人治,看不到法治和体现尊重和保证人权的罪刑法定等内容。 因此,在公职人员职务犯罪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5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学研究,其大前提是西方主流的法学理论,而且在制度研究中也浸透了西方的法学理论。比如,我们所研究的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等原则,就属于 。而符合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程序正义的刑事诉讼程序,由于仅仅关注被害人复仇的欲望,忽略了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需要,因此难以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刑事和解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13.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程时现在仍然存在着理论上以及司法实务上针对挪用公款罪认定和处罚中的若干问题的激烈争论。从本文的相关论述,可以洞察到我国现行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相互 年刑法修订以后,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突出了社会保护功能与人权保障功能的统一,尤其应当严格控制扩大解释,法律不完备的,应通过修改、补充法律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18.html -
了解详情
不为过。 客观解释方法,是指在解释刑法过程中,基于对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的重视,站在传统的罪刑法定的严格立场,主张对刑法根据其客观上可能具有的含义进行 但却通常并不是那些构成犯罪问题的东西。(P.155) 频繁修改刑法,使人们可以质疑立法的预见性、立法能力,使理论上坚守的罪刑法定堡垒部分地丧失意义,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犯罪地法律也应当受到处罚时,我国行使管辖权。刑法修改中保留了上述规定。但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刑法仅仅只规定上述原则,是难以发挥其在惩治国际犯罪 毒品数量较大即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此外,1994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根据已查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物,而不包括他人放置在身边随时可控或者他人因暂时离开而留下的但是可以推定为他人占有的物品,也不包括窃取大宗物品。其三,被害人要素。被害人必须是自然人,且 扒窃行为的罪与非罪问题,从而做到不枉不纵,实现刑事司法的精确与公正。 五、结语 《刑法修正案(八)》在对盗窃罪的修改中新增扒窃这一行为方式,改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446.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标准;同时该条还规定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又确立了规范标准。这势必影响罪刑法定原则在犯罪定义中的完全彻底体现,使犯罪这个基本定义乃至整个刑法典的科学性 犯罪人的一个独立种类,而应作为理论中的一种共犯类型来处理。对此,刑法第29条的规定并不需要修改,并且法律的规定也没有任何问题。只需要调整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630.html -
了解详情
所说的禁止类推,并不是禁止法律发现中的类推方法本身,而不过是禁止超出了可能的语义框架的类推的法律发现。⑹只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就不应该允许在立法者之外 们的批评。荻原滋教授就认为,行为人个人的预测可能性是与违法性意识相关的问题,是属于责任原理的问题。责任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必须严密地加以区别。前者是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控制 作为限制死刑适用最为彻底的路径,死刑的立法控制意味着通过立法权的行使,修改现行刑法中的死刑条款,规定更为严格的死刑适用条件或者直接废止一部分死刑罪名 含义,需要坚持多种解释方法并用。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不能固守文本解释,解释者应当正视法律文本的开放性,懂得生活事实会不断地填充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