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我们认为宪法诉讼运作的逻辑与技术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从个人提起宪法诉讼的条件看,根据《德国宪法法院法》和《韩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7. [14][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方法[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12. [15]韩大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33.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影响、国家义务、刑法条文内部的合理与协调等诸多因素,具体立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用系统工程的技术与方法创制刑事法规才有可能制定出 人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制度以及法治原则协调一致。对此,我国宪法序言中也有明文规定: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权利,宪法设立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职权与工作程序等等。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宪法原则、基本权利保障体系、人大体制、行政体制和司法体制,都是我国核心政制 途径。 2.公民不少基本权利历史上长期缺乏足够有效的保障,地方上官民对立的情形比较严重,而对言论出版等表达领域的权利和自由的过多限制又使得地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53.html -
了解详情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审查请求的主体包括所有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来看,如此广泛的且没有丝毫利害关系限制的提请主体势必无法保证全国人大 进行,所以审判权分工的问题显得不太重要。 [18] 参见刘淑范:《宪法审判权与一般审判权间之分工问题:试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保障基本权利功能之界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6.html -
了解详情
运用,为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弱者保护自身权利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便利的途径。法官在运用该原则时,不能不考虑弱者保护的时代潮流。对此,美国著名法官卡多 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加强,民事权利的社会化迫使立法者进一步限制和削弱契约自由原则。[43](P251)对此,有学者通过法理研究,提出了当事人意思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83.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是补救因缺乏各种环境和社会因素而造成的阻碍和限制教育进步的现状。 [1]义务教育补偿,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而采取的 。德国学者布鲁纳(G.Brunner)认为,社会基本权利可以分成可直接请求之权利和具有宪法委托的制度保障以及指导方针的权利两种。其中,属于可直接请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1.html -
了解详情
运用,为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弱者保护自身权利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便利的途径。法官在运用该原则时,不能不考虑弱者保护的时代潮流。对此,美国著名法官卡 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加强,民事权利的社会化迫使立法者进一步限制和削弱契约自由原则。[43](P251)对此,有学者通过法理研究,提出了“当事人意思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3.html -
了解详情
注意充分投入并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以保障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在德国,法官和律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例相对适当,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均由法律确定,并建立 卫东:世纪之交日本司法改革述评。 [xiv] 前引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第181—182页。 [xv] 同上,第186—187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8.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它的归宿。民法以对个人权利的弘扬和对自由的永恒追求而著称于世。民法最基本的原理为私法自治原则,它是建立在19世纪个人自由主义观念基础之上,即依 规制,限制竞争过程中对自由的滥用,另一方面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平衡协调创造充分、适度的市场自由竞争所需的良好环境,促进良性的自由竞争,最终以保障和促进经济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6.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不同,所有权所受限制的程度也不相同。(4)他物权是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发生的物权。他物权并非自由发生。其发生的途径或称方法有两种,一是 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继承民国民法关于他物权的立法传统,国民政府30年代制定的民法,以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民事立法为蓝本,吸取先进的法理精华,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