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这种传统范式受到了挑战。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癖马案不仅意味着一个具体概念(期待可能性)的肇端,更意味着一种刑法学立场的转型,即从控诉者的刑法学开始 越低,那么他们就某问题达成共识的机会便越大,法律和司法判决的客观性的可能性便越高{6}。这种意义上的客观性,不过是合乎情理,而所谓合乎情理就是不任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2.html -
了解详情
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冲动。这样,作为国家权力一种典型样态的刑事侦查权滥用的可能性也就超出了其他国家权力。并且,尤为关键的是,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无论是任意 欲要求其同时担负起犯罪侦查之实施以及公诉之提起与实行等全部责任,恐怕是欠缺期待可能性,遂造成有权机关无能,有能机关却无权之矛盾现象。[25]所以,从专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09.html -
了解详情
之时,这种传统范式受到了挑战。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癖马案不仅意味着一个具体概念(期待可能性)的肇端,更意味着一种刑法学立场的转型,即从控诉者的刑法学开始 越低,那么他们就某问题达成共识的机会便越大,法律和司法判决的客观性的可能性便越高{6}。这种意义上的客观性,不过是合乎情理,而所谓合乎情理就是不任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4.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知,还有些部门负责人在领导强令下从事某种行为,对此就要看是否具有刑法上的期待可能性,再判断是否予以人罪;第三类是企业的财会人员以及其他专门从事相关业务的 根据刑法规定判处缓刑并处罚金刑,而不必将其投入监狱,避免在狱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对于判处一定自由刑尚不足以罚当其罪的,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2.html -
了解详情
犯,如马克昌教授指出:对那些主观恶性比较重,损害结果虽未发生,但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且可能造成的损害巨大的严重过失行为,可考虑在分则中特别规定为危险状态 的公共危险状态,而逃逸就会危害公共安全。{56} (3)犯罪后逃逸,本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一般不加重其刑罚,但交通肇事后的逃逸,与肇事行为一样,也属于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3.html -
了解详情
,是被刑法禁止的;责任论所讨论的是,在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的前提下,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就违法行为进行谴责。 在当今世界的刑法理论中,将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作为责任要素,几乎已成定论。将行为、结果等侵害法益的客观要素作为违法要素,也完全没有疑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1.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行为除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外,还需要具备有责性。考察过失犯责任,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责任能力、违法性之认识、客观注意义务谅解与期待可能性、因果关系之主观的可预见性。[ 4 ]178 对于超越承担过失,需要予以关注的就是注意能力的问题。在超越承担过失所规定情况下,行为人的确欠缺实施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8.html -
了解详情
和规定。 再次,在有责性的评价上不同。自然犯一般从责任能力、故意或者过失、期待可能性等方面来审视问题,而行政犯则无须全面顾忌上述情况。行政犯不像自然犯那样 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有学者以一事不再理原则否定承担双重责任的可能性。这种见解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一事不再理作为一项诉讼原则,在大陆法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43.html -
了解详情
,不属于犯罪化。例如,对于明知煤矿生产设施明显不符合安全标准,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很大,行为人依然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的案件 犯罪阻却事由,而进行非犯罪化。 例如,盗窃亲属财产的行为,由于违法性与期待可能性的缺乏或者减少,一些国家的刑法均规定不予处罚或者免予处罚。⒅但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5.html -
了解详情
事后帮助,如对一般违法行为人或其一般违法附随物予以事后帮助,在社会伦理上虽然亦属不道德之行为,但人情事故上又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法律不强人所难,因而期待可能性很低,缺乏有责性,从而难以进行刑事处罚。 其四,从司法实践看,追究派生犯的刑事责任一般与其相关犯罪同时进行,或者待其相关犯罪由法院生效判决确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