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此种前设性认知,在判别中国刑事诉讼基本模式上,人们往往认定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形态也是职权主义,总体上与欧陆近似。 [2]进一步,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浪潮兴起 年版,第51页。同笔者一样,林钰雄也认为,职权原则概念在台湾学界被极度误解和滥用,已经无法沟通任何实质内涵。 [93]格雷费斯:《法律词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606.html -
了解详情
自白在整个证据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较之于其他证据,自白作为有罪认定的证据具有更大的证明力。美国著名法学家威格摩尔(John H. Wigmore)曾引用 主要证据类型是证人证言,是人证而非物证,更不要说强调案件实体真实的欧陆职权主义国家了。 至于英国,19世纪时,警察讯问犯罪嫌疑人曾被认为违宪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7.html -
了解详情
和诉讼的实质内容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中待证事实的活动。证据法主要是涉及对案情的认定,即从审判上确认法律事实的规则[3](P.13)。英美学理也认为, 的证据。大陆法虽采当事人主导原则,但在诉讼进行和证据调查方面法官具有一定所职权,因而其证据规则重在限制法官恣意,是其规定较为简单;并且由于使法官形成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对《主诉检察官零口供规则》进行了第5次修改,“零口供”也被重新定义为:认定犯罪事实可不依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独立存在,使有罪供述 其他人想帮忙也帮不上。其三,由于直接性和亲历性以及个体操作特性,公诉检察官行使其职权应当相对独立,有权抵制不法干涉。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是对检察权的重新配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0.html -
了解详情
审级功能层次不明、运作方式大致相同的柱型结构。这种结构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中面临一系列技术困境,造成滥用审判权和滥用诉权行为的双重失控,加之时代变迁和司法 学者指出,限于审查法律问题是指最高法院只能接受下级法院对事实的认定,审查下级法院是否在自己所认定的这一事实基础上正确适用了法律,程序法关于判决理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是一方当事人滥用申请再审的权利来对抗另一方当事人,造成当事人在举证责任问题上的不平等,同样不符合民事诉讼对等原则。确立举证有时限原则后,将如何认定再审时 庭审中没有加以质证不予采信,而该证据又严重地影响案件的实体判决结果的,应视为新的证据。这里的“新证据”必须明确界定为书证、物证和视听材料、鉴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纠纷,人为地模糊其行为属性。那么,对经刑事立案的行为相对人以公安机关滥用职权侵害其合法权益为由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能否受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突出 ,如审查结果被诉行为系具体行政行为,则及时再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如被诉行政行为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滥用职权,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3.html -
了解详情
以“眼见为真”的方式进行,因此,裁判者只能依赖思维推理的方式认定裁判事实。就推理模式而言,事实整体的认定与前述推理过程没有什么不同,即都是以社会经验知识为大前提,以 那只火鸡的命运:它根据主人过去一打铃就喂食,得出结论凡遇打铃必喂食,结果有一天主人打铃后却把它捉住,送上餐桌以款待客人。第三,归纳法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43.html -
了解详情
化。在刑事诉讼中,目的是正在处理的案件的正确结果——包括使无辜者自由,使有罪者受罚;手段是取得这一结果的程序。刑事诉讼法抬高了按照公平程序实施法律 实质真实发现原则,对于民事诉讼实行形式真实发现原则。实质真实与形式真实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法院对于事实的认定是否受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拘束的问题。法院对于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1.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有密切联系。“”检察机关客观义务“”这一理念是以实体真实主义和职权审理主义为基本原理的德国法学之产物。德国自1877年刑事诉讼法典制定以来,一直将 知识或技能的人的检验结果或判定才能予以解决。在当今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科技化的今天,犯罪活动也呈现智能化、专业化的趋势。有些案件事实的认定如果离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