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觉,往往被具体的政治改革方案的争论所遮蔽、淡化乃至忘却了。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基于这种本土自觉所应当着手的主体文化建设不得不让位于政治批判 、有所扬弃。如,曾于1889年出使英、法等国的薛福成(1838——1894),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法制优于美国和法国,适合中国。在他看来, 西洋各邦立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54.html -
了解详情
中,中国法律哲学究竟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建设”与“民族整合”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政治改革与第二现代世界推进的“亚政治运动”[38]的关系问题?究竟如何认识和处理以“ 并不只是重新展现、感受和理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法治的复杂性、艰巨性、特殊性以及与此相伴的长期性,而更为重要的,毋宁是反思既有的法治道路和探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程序制度也应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增强了我国司法改革的紧迫性。我国的司法改革正是在上述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启动和进行的。(二)我国司法改革 1998年6月)、《人民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2000年7月)、《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年8月)、《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12.html -
了解详情
努力,行政法学不能继续沦落为“社会科学语境中的陌生人”。中国行政法学和行政法制建设存在着脱节现象,一方面行政法学界津津乐道于行政程序、行政契约、行政指导等 开始强调用企业精神改造公营部门,构建企业家政府。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所谓“市场经济下的行政法”,应该考虑“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多重因素,从行政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2.html -
了解详情
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中国高层也在研究通过国家立法机关批准该加入《公约》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中 央行政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亦不可能表达允许在法律之外公开限制公民 (草案)》中,曾用学历条件的要求代替文化程 度条件的要求。但是,这个立法意思的表达被国家立法机关否定了。根据全国人大法制 委副主任胡光宝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思,没有制约便没有民主,没有在公开背景下、在参与当中形成的弱者借助程序对强者的制约,就没有真正的程序民主。公正原则是程序立法应当遵循的 对于国家机构和司法制度来说十分重要的法律制度。之后,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停滞不前。“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全面破坏。改革开放以后,立法进入快车道。自197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25.html -
了解详情
又动态平衡的小选区制在当代流行区域代表制的背景下,选区的划分便显得十分重要,常常是政治论争的焦点。其中人们常常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应实行大选区制还是小 ,更加重视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教育,以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观念;重视普法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逐步形成较强的法制意识,能自觉遵纪守法,自觉利用法律和正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力。这可以说是维护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领导所采取的重要的措施。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当年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压缩地方权力,几乎不可避免。 1983年内部发行)第233—237页。 「13」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又请看木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67.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经验、理论研究等等准备都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范围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行政诉讼法实施10多年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行政诉讼理论研究的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和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权);妇女、儿童、婚姻、家庭和老人受国家保护权;华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3.html -
了解详情
,乃是伴随着他们在“发现西方”(史华兹语)的背景下经“中国中心”观、“东方精神-西方物质”观、“西化”观的演化而逐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达致普遍化的 中,一方面表现为在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经由“接轨”的说法而直接主张各种西方现代法律的结构性安排,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普遍采用西方流行的法律主张去遮盖两种甚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