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应为无效。但是,在该法律行为有利于无行为能力人之时,若允许任何人主张其无效,显然与法律保护无行为能力人的目的相违背。另外,依传统理论的区分 民法总则》,台湾1982年版,第321页。[19]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法律行为无效。按照台湾学者通说之见解,无行为能力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6.html -
了解详情
启动再审程序。为防止一方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效裁判的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对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应当解释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 证人的范围。我们认为,证人作证的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等同。只要具备基本的表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的,负连带责任。”《执行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 事故或意外后,社会往往把受害学生作为同情对象而忽视学校权益的保护,把责任全压给校方,这显然是混淆了情感与法律的界限,这样势必会制约学校教育的健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63.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我们认为,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 的规定,并未赋予监护人任何利益,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是职责。 三、对监护的定性 我认为,监护在性质上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是以义务作为前提和中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04.html -
了解详情
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行为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可见,不满十周岁的 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还会产生累诉。因此,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法院的审判职能,对原告人到庭时间的限制应适当放宽。 四、按撤诉处理裁定适用中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0.html -
了解详情
了国家有关环境保护、防治污染的有关行政法规,只要有损害结果且污染环境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侵害人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44、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 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46、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在学习、生活期间受到损害或给他人 ...
//www.110.com/fagui/law_184529.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他的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一般来说,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除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外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 问题。下列规则体现了对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1、效力待定合同制度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和撤消权两项权利,以维护善意相对人的权益。2、无处分权人所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964.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他的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一般来说,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除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以外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事先允许或事后承认才能生效。 问题。下列规则体现了对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1、效力待定合同制度赋予相对人催告权和撤消权两项权利,以维护善意相对人的权益。2、无处分权人所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963.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能力或者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其本人连自己的权益都无法完全保障,尚需法定代理人的保护。如果允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探望其子女, 生命健康权。 中止探望权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判决。当事人是子女一方和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诉讼属于形成之诉。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中止探望权。 探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48.html -
了解详情
款都规定了,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其目的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 三、替代责任构成 与例外规定的关系,即第2款是为了弥补第1款在保护被害人权益上的救济缺漏,而向被监护人与监护人强加的一种衡平责任[36]。其四,外部内部关系区分说。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0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