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不过,在现有立法框架内,对于刑法采取前述第一种立法模式的,仍应对单位责任人员并处罚金,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当然,法官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 特主张的,刑罚轻重不能仅仅根据犯罪的客观危害事实,而应以犯人的性格、恶性、反社会性或危险性的强弱为标准对犯人进行分类,并据此实行刑罚个别化,以期达到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67.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原则。适时性原则,主要是指刑事立法要遵循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以确认与社会保持同一性的原则。 德国古典刑法学家费尔巴哈的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的心理 作用,不利于法制建设,超前立法不符合客观实际,法律难以贯彻执行。其三是超前性观点,认为立法不应仅仅以制定法律时的客观条件为依据,而应对社会作出预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07.html -
了解详情
对基本刑事政策有指导意义,基本刑事政策要受到元刑事政策的约束,是元刑事政策的进一步贯彻。但基本刑事政策具有的稳定性、主导性和全程性,决定了基本刑事政策已不能 。其次是司法层面上的刑事政策。实体法上的基本司法政策的核心应是依法定罪量刑的政策,这是罪刑法定主义思想和罪刑法定原则的政策化体现。程序法上的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4.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也主要是这一点。 1 .共同正犯的立法例 1810 年法国刑法颁布后,其继承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成果,维持形式上的刑罚平等、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等富有人道主义色彩 行为不同,但在同一共同目的之内,也可以成立共同正犯。二是犯罪共同说。认为二人以上对客观上特定的犯罪有预见,并对共同实施有认识而实施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5.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两分说既考虑到刑法对法益的保护,又考虑到行为人行为目的的正当性,做到了宽窄适度,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的谦抑性,做到合法性与 相互间之冲突和消极 积极作为义务与积极作为义务相互间之冲突是指有两个积极作为义务同时存在,但在客观情势下,行为人仅能履行其中一个作为义务,而不得不牺牲另一个义务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97.html -
了解详情
关注。 第一问:应当确定为什么罪名? 正确确定罪名有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刑法修正案(八)刚刚推出时,对第二百七十 该罪的逃匿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必须有主观故意的逃匿,排除客观原因导致失去联系的状态;二是如果只有离开但没有躲藏隐匿的,不宜认定为逃匿;三是明确隐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05.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强调权益的合法性,只要是合法的权益,就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不过,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和具体性的要求出发,应当说,内地刑法明确规定正当防卫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做法更为合理。 5.香港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进行,要求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内地刑法则无此限制,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9.html -
了解详情
人放心而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院长、庭长的意见常常左右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的裁决;审判公开原则的贯彻不彻底,裁判文书对证据的采信理由说得不清,判决理由也缺乏 原则行使;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是将事实与规范简单的对应,他需要在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制下探求刑法的公平、正义的精神实质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法官对刑法条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6.html -
了解详情
年新刑法充分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如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和贯彻、单位犯罪的法典化、投机倒把罪、流氓罪、玩忽职守罪等口袋罪的分解等,都是理论界长期研讨后基本达成 时候不能单纯地注释法条,而是要揭示隐藏在这些表面后面的客观规律(注:陈兴良:《法学家的使命-刑法更迭与理论更新》,《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4.html -
了解详情
、非自由刑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强调了在刑事审判中,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慎审明断,不枉不纵,[4]要求办案要明审 审判组织和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客观中立,依法居中裁判。[11]还修改印发了《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要求改革诉讼文书的制作,重点在加大对证据的分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