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方丧失行为能力不能行使亲权的,由另一方单独行使。隐含的规定是,如果父母双方都丧失行为能力,亲权将由第三人或家外人 讲义I[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9) [46] 曾世雄. 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P29) [47] [德]霍尔斯特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1.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表现出强烈的合同法主导型的结构。比如只为合同法设立总则规定,甚至倾向于以合同法总则取代债法总则。典型的表现是法国民法典的做法。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对 ,权利不具有可实现性。至于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具有法定性,则取决于民法对法律关系采用法定主义和法律行为两种调整方式的取舍[20].它并不能成为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0.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内容,表现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等方式。而观察传统民法,人身权主要由民法总则加以规范(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由亲属法予以规范),财产权中 、从一般到特殊”的法律结构,不仅整部法律采用总则-分则模式,而且各章节一般也设有总则(即一般规定),以竭尽所能,概括共同事项。如果知识产权法纳入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html -
了解详情
,以选择适合的交易目标。第二个原因是经营范围是法人成员对于法人发展方向的规定,体现了投资者通过法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预期。鉴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模式,股东数量 》 ii 张俊浩《民法学原理》 iii 江平《西方民商法概要》 iv 梁慧星《民法总则》 v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vi星野英一《私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6.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个重要的设计物权公示该如何解释呢?交易第三人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占有的公信力才进行交易的,可在交易出现非正常情况需要逆转的时候法律 ]刘保玉。物权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4.[14]郑玉波。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02.[15]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65.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法法典化进程中最大的贡献和特点,是将民法中基本的,共性的内容抽象为一般性的总则规定,首创民法总则编,继之以债权,物权、亲属,继承四 立法民主化还体现在民法典应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各界意见,集思广益,旁征博引,把立法过程变成民法的研究、宣传过程,为民法典的深入人心和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法学界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6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未来民法典的“文眼”的条文的质量。毋庸讳言,眼下的民法总则草案第3条脱胎于苏联民法的相关规定。现在,我们的知识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事实上,我国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大讨论至少发生过3次(1951-1957;1980-1986;9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44.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虽然《德国民法典》中并无“物权请求权”的用语,但其有关“基于所有权的请求权”的规定已经确定了物权请求权的一般规则。《德国民法典》上,基于所有权的请求权被规定于物权 形成权无从被他人损害,故其非为一般的实体权利。(参见王泽鉴:《民法总则》,2000年9月台湾版,第105页)抗辩权的性质与形成权相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请求权(第641条第2项),并对基于占有的请求权做出了极为详尽的规定(第927-929条)。 [31] 台湾地区民法典将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分为“返还请求权”、“妨害 转引自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第100页。 [61] 我妻荣:《民法总则》,有斐阁1988年版,第378页;久保木康晴:《最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08.html -
了解详情
:2005年至2006年度,编纂物权法和侵权行为法;2006年至2007年度,修订民法总则;此后有可能的话,修订合同法等等。至于将来是否将这些法律编制成为一个 形成的地权问题,此时土地使用权形态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地用现行法律的规定概括。现在农民的地权问题越来越严重,可是现行立法的方案,可以说和现实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