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最终损害法制的权威。另一方面,从司法民主性的要求看,法律家的专业思维并非不能与民众的常识相互沟通,民众对司法过程的参与和评价也是现代法治的 ,而道德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也会反映在法律规则及其适用中 [14] .道德的失落会导致社会凝聚力的涣散,市场效率降低、风险增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2.html -
了解详情
历时法学中,首先,人们时常会发现一个带有根本性“争议”的困难问题:何种被称为“法律现象”(或者具体来说“宪法现象”、“刑法现象”、“民法现象”……)的个体,可以被归入 用来支持自己主张的前提性抽象论说,的确是我们较为熟悉甚至视为基本常识的“法律理论”。它们可以,而且也的确,真实地呈现于了具体时空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html -
了解详情
是具备了优秀的头脑和知识的伟大的法学家”[20].其实,作为常识,在各国各民族各个时期发生的法律移植事件中,人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状态。这是 各类精英的认识意识与广义“立法”的价值期待不可分割,所以,他们只有而且应当在“法律与政治”的应然关系中,通过“政治化”的交往对话,去证明自己“领导权”的正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html -
了解详情
与买卖人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机关与买卖人之间的行政关系。法律分析的常识告诉我们,离开现有的法律框架去分析法律关系,往往得出貌似有理其实荒唐的结论,甚至走向否定 引入“非当事因素”即与债的给付活动无关的不特定其他人,最后得出结论:债权法律关系,是债权人享受其债权的行为与其他人不得干扰该行为所产生的债权人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2.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134]环境法“这个体系内的各种法律、法令,其目标是共同的,即要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135]“环境法所 环境资源)”的主张一律扣上“唯心”、“荒唐”、“谬论”、“虚伪”、“缺乏常识”的帽子。 在对法律条文的分析研究方面,前一种法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只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法学界曾经热烈讨论的“宪法司法化”只不过是个缺乏法律社会学基本常识的伪命题而已,那种充满价值并模糊不清的宪法言辞是不可能成为法官 强力机关”例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海关等部门负责实施;软法律往往由地方政府中的“非强力机关”以及执政党的各级组织负责实施,也可以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html -
了解详情
Brewer:Traverling Holmes‘s Path towards Jurisprudence of Logical Form) 托马斯·格雷:《霍姆斯论法律的逻辑》(Thomas C.Grey :Holmes on the Logic of the Law) 斯蒂芬·佩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是要尊重立法的规律和司法的个性,实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合理兼容。“用法律创造社会秩序”是我们从历史上的法家老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衣钵。在这样的观念指导 婚内强奸正当化等问题?这样的建议最终没有成为法律,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有些领域是不能靠法律治理的,感情就是这样的领域。法律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html -
了解详情
L. A. Hart: the Nightmare and the Noble Dre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326. [80]“实证主义与法律和道德的分离”,《法理学和哲学论文集》,第59页。 [81] See, Geoffrey Scarr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html -
了解详情
。波斯纳更注重实践理性诸如轶事、内省、想象、常识、移情等的作用。总之在他看来“, 在法律推理上,科学方法几乎没什么用,故与科学相比, 之为人文科学对抗传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合法性地位日益牢固,同时也为法学尤其是法律推理理论摆脱传统科学认识论走向作为自身学科的存在论提供了重大契机。 另一方面,基于近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