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愈来愈加重视。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刑法都明确地将精神赔偿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外,如〈〈刑事诉讼法〉〉第七时期条第一款规定 被害人由于 到人身权。20世纪以后,侵权责任的公平原则确立并运用,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立法都承认了对人格权之损害可以赔偿。实践证明,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扩大,使其不仅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现不可能呈现常态化而只可能以极端的面目出现,原因在于合议庭作为基本审判组织形式之无可撼动的地位和法院内部的审判责任承担决定了审判委员会不能完全漠视合议庭的意见 之合理性质疑》,《法学》2006年第7期。[10]汤维建:《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诉中监督》,《检察日报》2008年11月3日第3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2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例如,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时,另一方有反驳对方提出的主张的权利。一方提出证据证明时,另一方有提出反证的权利。不能只给予一方提出主张、陈述的机会, 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3]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4] 毕玉谦:《〈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4.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人行为的监督权,并对上诉等诉讼行为有决定权,这与日本等国民事诉讼的做法是一致的。美国联邦民诉规则第23条规定:“诉讼代表人在与对方进行和解、变更诉讼 其代表资格的异议权,因为法院对代表人的行为有监督权。这是美国集团诉讼的特点决定的,并不能证明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优越之处恰在于此。由于民诉立法时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中,一审程序在实体内容方面可能分为∶请求的提示与特定→争点的形成→以证据的提出和审查证据为中心的证明活动→作为最终结论而达到判决,等几个典型的阶段 判断以外的视角来使用判定这一概念的学者,当首推日本著名的中国法制史专家滋贺秀三教授。在他关于清代民事诉讼的研究中,滋贺教授指出,负责通过诉讼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7.html -
了解详情
的安全,对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过激等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教育、训导,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其次,当地基层组织有义务 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一定的程序上责任,因迟延提供证据而发生的取证、诉讼费用等诉讼成本,应由迟延提供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注释:①参见刘敏《论直接言词原则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2.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举证责任问题。证据是法院判定事实的依据,存单纠纷由于自身的复杂性,举证问题对当事人尤显重要,按照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应当是谁主张 审理上亦有体现,首先,金融机构诉求确认持有人所持存单等凭证无效的,其应提供充足证据证明存单、进帐单、对帐单、存款合同等凭证系伪造、变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61.html -
了解详情
强迫调解,一般是法官在调解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若调解不在场,事后就很难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再如,开庭未到场,没有听取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就很难对 检察监督若干问题探讨》,《人民检察》1995年第6期;汤维建:《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诉中监督》,《检察日报》2008年11月3日第3版。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7.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资格,可是其仍然面对两大障碍。第一,证明其成员受到事实损害有困难。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组织必须证明其成员长期享受某种环境利益,因为被告行为,此种 存在缺陷。 首先,权利损害或法律利害关系的限制。尽管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专门规定民事诉讼的诉权,但是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规则适用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9.html -
了解详情
交流》1999年第3期。 [45]丁艳琴:《派生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的权益保障》,《黑龙江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 的解释(一)》第16条。 [47]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77页以下。 [48]前引[40],Harry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