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问题,笔者将在下文展开论述。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提及,那就是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和理论界把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等同于再审程序,从上面的论述看来,是有其逻辑基础的。 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俄罗斯有关刑事诉讼的司法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新的刑事司法制度不断被建立和完善,而新制度的适用又逐渐作用于法律实务工作者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05.html -
了解详情
或自由,如合同自由,作为意思自治原则在调解领域中的体现,将是调解改革的最终目的。然而,合同领域中契约自由的演变和发展表明,现实中当事人自然力量的不 和解促和谐,机制创新谋发展,《人民司法》2006年第4期。 [35]参见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0.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可供参考,也是促使我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完善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重要举措。 此外,自20世纪末以来,在司法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有所规定。如,198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检察院对重大经济案件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有关问题的答复》中规定:对经济案件,一般地不要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8.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是立法者还是学者都报以厚望。官方认为,两个规定的颁行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 及其可采性争议较大,笔者建议,在庭前审查中,如果被告方对于一审法院关于审前供述合法性相关认定不服,包括一审法院没有审查,或者即使审查但没有认定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政策后面的两句话: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问题都不是单一的司法问题,都必然牵涉到立法上的改革。 综上,笔者完全 适用过该制度,这主要与严打有关,也与我国宪法、刑法中的特赦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又没有单独的赦免法对赦免制度的内容、程序进行明确规定有一定关系。笔者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制定实施,使徘徊不前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和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获得某种实质性的突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其突出意义在于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的 规定方式对建立我国的违法证据排除规则尤为不合适。因为一方面这会使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太大,而且缺乏依据,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限制自由裁量权的改革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8.html -
了解详情
说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已有关于释明的规定。[6]这些规定虽略显简单,但已构建起我国释明制度的初步框架。合理确定释明范围,尤其是明确 并告知了相关法律后果。但源大公司明确表示其举证充分,能证明其诉讼请求,不申请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和评估。一审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源大公司的诉讼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9.html -
了解详情
指路牌。[27] 最后,上世纪90年代所谓举证责任制度改革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坚持。这场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曾经主要由法官调查收集证据 特殊性予以强调: 我国证据制度中有关证明责任的规定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诉讼史上通常关于证明责任的概念与规则,这表现在:(1)司法机关负有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42.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 一、 建立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 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符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审判改革的需要。我国正在进行民事审判改革,改革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 法院的庭前交换证据达不到证据开示的目的 最高院于2001年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71.html -
了解详情
,以法律经济学程序效益分析为视角,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进行新的探讨。 一、实然与应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错位 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 行使的亲历性原则相左。刑事诉讼法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上述规定使设置该制度的初衷难于实现,应该具有的制度整合功能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