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人拒绝作证缺乏有力的制裁措施。证人作证既然是一项法律义务,那么,证人如不履行这一义务,就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法律制裁。《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只能进行说服教育,但最终是否出庭作证由证人定夺,对拒证者司法机关也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有时对一些必须到庭的证人,审判人员往往在开庭前费尽周折说服其到庭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24.html -
了解详情
可用出示的方式进行。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强制证人出庭作证。迄今为止,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解释) 事前预防性保护和事后补救性保护。前者指在侵害发生前即对证人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对证人人身、财产的侵害发生。后者则是在证人已经受到侵害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9.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出裁判时,当事人也缺乏权利救济的途径与可能。 3、未规定救济措施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兜底性条款,因此,对于司法机关不作出 ;④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⑤中止诉讼或者终止诉讼;⑥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⑦对强制措施变更的处理;⑧一审开庭审理时对延期审理申请前准许与不准许;⑨耽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3.html -
了解详情
不作出裁判时,当事人也缺乏权利救济的途径与可能。 3、未规定救济措施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当事人权利救济的兜底性条款,因此,对于司法机关不作出 ;④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⑤中止诉讼或者终止诉讼;⑥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⑦对强制措施变更的处理;⑧一审开庭审理时对延期审理申请前准许与不准许;⑨耽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5.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拒不到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是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法院可以对该证人采取强制措施,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拘传其到庭作证。这里所谓必须到庭作证 兼子一、竹下守夫:《日本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3] 参见[美]华尔兹:《刑事证据法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1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70。 [8]412 U. S.291(1973). [9][14][19][20][23]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7, 145,148, 154,265. [10]英国《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1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产生的一项重要因素。 又如,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尤其是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这显示出立法者 制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以下。 [6]参见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1页以下。 [7]参见北京市海淀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3.html -
了解详情
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完善。 4、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存在适用困境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能够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但 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更有利于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刑事和解。 1、适用范围 首先,普遍适用于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33.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当前中国的侦查实践中,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正式到案措施(传唤、拘传)与非正式到案措施(留置、口头传唤、抓捕)的适用率明显错位: 侦查羁押的诉讼保障功能。[38]笔者在反思我国侦查模式问题时也曾指出,(实践中)强制措施的使用常常带有任意性,先抓人后取供再收证似乎是一部分刑事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19.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回避要求,应当书面或者口头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并说明理由;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提出回避申请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人民检察院经过 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第四章 强制措施第一节 拘 传第三十二条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