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成为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重要根据,法官在法律缺乏明文规定时运用正当程序原则判案的意识和信心也不断增强。通过个案判决的涟漪效应,正当程序原则在司法审查中获得了 与刘燕文案件,案件类型相似,审理法院相同,判决措辞相近;然而,从法官几乎无意识地写下的一句话,到有意识地运用正当程序,法律的发展又迈出了一小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产物。这种法律心理具有直观性,不是人们缜密理性思维的产物,常常潜意识或无意识表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或言谈举止之中;法律心理还具有多样性、分散性,每个人 法律思想体系那样缜密、系统的程度。在这个层面上,感情因素与理性因素、自发意识与自觉认识错综交织在一起,无法明确区分。一般说来,法律认知主要存在于受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1.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的立法例德国法。德国民法典第827条规定:“处于无意识状态中或者处于因精神错乱而不能自由决定意识状态中,对他人施加损害的人,对损害不负责任。 的意义。(二)类型化责任能力及其意义1、类型化以识别能力标准来确定责任能力有无的国家,实际上面临着责任能力类型化的问题,不同类型的责任能力对于责任的确定有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附随后果的规定还有助于被害人名誉的恢复和损害赔偿。刑罚自身由无意识、无节制的本能行为演变成由目的思想决定的适度的、有意识的行为,变革的 。犯罪学[M].赵可等译。西北政法学院科研处出版,1976.[4][德]鲍尔曼。无节制的刑事政策-关于冯李斯特的马堡计划[J].奥地利。犯罪社会学书目[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8.html -
了解详情
指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主观意志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与主体意识、知识、个性、世界观以及客观环境有直接影响。意志心理不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决定 性。首先具有一般故意普遍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这使其与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以及无意识的本能相区别。其次每个具体的故意必然具有其特有的目的性,使之能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1.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能够为人们所认识和评价。 在心理学上,行为被区分为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的行为是人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有意选择的行为,包括为了 研究论述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客观方面时,逐渐使用“危害行为”即“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 危害社会的行为”(注:高铭暄:《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2.html -
了解详情
,直到今天仍然困惑着刑法理论。这种困惑产生的原因在于,这些案件中缺乏功能关联理论(Theorie des funktionalen Zusammenhanges)所要求的认识错误与损害(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造成的损害)之间的实在联系,也即,行为人到底有无因认识错误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存在疑问。对此,德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9.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在我们以立法漏洞为理由适用《民法通则》时,解释者其实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经历四种解释方法。文意解释自不用说。这里的体系解释就是《民法通则》 会利用通说增强论证的信服力虽然未必反映在裁判文书中;另一方面,关心司法实践以及意识到法律适用是法学研究核心任务的法学家越来越多,承受着计时计件工作压力的法官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12.html -
了解详情
从康德的自由主义到亚当穆勒的浪漫派的保守主义都开始明确驳斥受中央控制的无灵魂的机械国家,并积极向有机体的新自然科学概念靠拢。[22]现在把国家看作 生命,也就是说它们本身就是主体(Subjekte)。因此,这种有机体的生命和内部秩序并不是无意识和自然的,而是精神在发挥着作用;它必须把肢体的独立行动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50.html -
了解详情
、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 3、家庭教育原因。律师的攻击心理往往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