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责任事故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因罪名较新,现有案例不是很多,司法实践中存有不少疑难问题,本文试逐一论述之。 一、工程重大安全 后果,而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章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笔者建议,修正刑法时可考虑将勘察单位增加为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80.html -
了解详情
站在因果论的立场上认为,只要肯定在利用他人的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可能是间接正犯。[11]但后来他的观点有所变化,认为,并非所有 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397页。 [18]参见[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此外,日本学者西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构成的一类犯罪中,上述案例的情形构成整体的共同犯罪是没有问题的。具言之,否定说所提出的理由难以成立,无论其是从因果关系上,还是从后行为人主客观 的。所谓单一实行行为,是指构成某种具体犯罪,法律只要求具备一个实行行为。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绝大多数是由单一实行行为构成的,例如,杀人罪、伤害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4.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以下四个要件:被告的行为或心理状态具有特定性,现实损害客观存在,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惩罚性赔偿必须依附于补偿性损害赔偿。 (一)只有当被告行为超过 的给付义务中的金钱已经包括了利息(特别是借贷纠纷案件中,如本文所列案例),再按照基数+基数利率年数2(基数=本金+利息)来计算迟延履行所应给付的金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17.html -
了解详情
,透过立法来决定责任的高低、轻重(立法层次的量刑区分)。但是,我们算算有多少案例让法律人耗费多少的精力去辩论究竟应该成立间接正犯、共同正犯还是教唆犯,但最后 相对应,与统一的正犯概念基本一致。认为,所有与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的,都是正犯。刑法总则教唆犯与帮助犯,是就需要减轻处罚的事由做出的特别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对罚款设定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反思和完善。 回归分析法,这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张绍谦:《我国刑罚学应当加强实证研究》,载梁根林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85页-286页。 [8]Simeon Djankov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73.html -
了解详情
对罚款设定方式及其组合进行反思和完善。 回归分析法,这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张绍谦:《我国刑罚学应当加强实证研究》,载梁根林主编:《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85页-286页。 [8]Simeon Djankov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982.html -
了解详情
到被害人的同意,他所实施的损害被害人权益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承诺就不具有因果关系,成立既遂;而在邀请中,被邀请人原本并不具有干涉乃至侵害的 对于病人的承诺能力的影响似不宜沿用刑事责任能力的定论。 [28] 陈培峰. 刑法体系精义犯罪论[M]. 台北:台湾康德文化出版社,1998:391。 [29]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74.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停止,经过人工抢救无效。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杨某死亡原因因为严重颅脑损伤。 对这个案例,有两种意见 ,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交通肇事后,未采取救治措施,而且 已无抢救价值,即是直接死亡,与王某的交通肇事逃逸并无确定的因果关系。故应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其有其他特别恶劣情况的,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09.html -
了解详情
,透过立法来决定责任的高低、轻重(立法层次的量刑区分)。但是,我们算算有多少案例让法律人耗费多少的精力去辩论究竟应该成立间接正犯、共同正犯还是教唆犯,但最后 相对应,与统一的正犯概念基本一致。认为,所有与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的,都是正犯。刑法总则教唆犯与帮助犯,是就需要减轻处罚的事由做出的特别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