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的有无是指人对财物是否处于支配状态。一般认为,占财产罪绝大多数的取得罪分为夺取罪与侵占罪两类。以盗窃罪为代表的夺取罪是以夺取占有为基本特征的。 不符合抢劫罪的主客观特征。如果硬把先行的杀人行为作为后行取财的手段,则又是“一事两头占”,一行为分属两个罪,有悖于我国刑法学中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罪数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81.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主观犯罪结果分为实然的结果与应然的结果,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犯罪形态,行为主观犯罪结果认识的内容、程度也不同。主观结果对于区别 具体规定另立标准,否则只会引起司法实践上的混乱。第二,关于犯罪的预见程度。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72.html -
了解详情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类型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结果行为时心理状态的不同,可以将原因自由行为分为两类:(一)心神丧失型。即故意或过失地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并 行为导致的犯罪结果的预见和认识。后者以前者为前提。按照我国刑法第14条、第15条的规定,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4.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中外学者都曾在这一理论领域进行过多番探讨,一些国家刑法专门对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作了规定,而我国刑法对此问题一直语焉不详。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就法律身份 与非实行犯关系的疏密程度、正犯与共犯独立构罪的罪质关系,这类共同犯罪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定罪上也相应做三种不同的处理:1、无身份者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6.html -
了解详情
。功利主义认为不是基于报应设置刑罚,而是为了预防和矫正犯罪而设置刑罚。从刑罚功利论来讲,基本上分为两大派系:一个是一般预防论,一个是特殊预防论 前进行抉择,并在权衡二者利益上的得失后放弃犯罪”,“我国刑法中对诸如危害税收征管秩序异类的经济犯罪,……只有减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的适用频率……加重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重要的考虑,因而也容易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相矛盾。 在我国刑法学者中,研究“中断”问题的不多。《犯罪通论》采用的观点是,介入因素符合三个条件时, 情况解决的复杂性。笔者认为,研究因果关系问题的中断,首先要确定出发点,这里可分为两个问题。首先,研究的“中断”是从事实因果关系角度,还是从法律因果关系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罚金刑,适用范围广,所占比例大。根据可以判处罚金还是应当判处罚金,我国刑法将并科罚金刑分为两种方式,得并科和必并科。第一,得并科罚金。我国刑法 并科罚金刑的条文中,绝大部分是必并科罚金刑。 (4)复合罚金 我国刑法中的复合罚金,一般是指对某种犯罪在规定自由刑的同时,还规定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298.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罚金刑,适用范围广,所占比例大。根据可以判处罚金还是应当判处罚金,我国刑法将并科罚金刑分为两种方式,得并科和必并科。第一,得并科罚金。我国刑法 并科罚金刑的条文中,绝大部分是必并科罚金刑。 (4)复合罚金 我国刑法中的复合罚金,一般是指对某种犯罪在规定自由刑的同时,还规定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435.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比较困难。 混合不作为犯 我国有学者根据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的不作为模式,除了把不作为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之外,还 特定行为的义务,应为能为而不为,即违反了作为义务。根据我国刑法学基本理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明文规定的积极作为义务 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439.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认定比较困难。 混合不作为犯 我国有学者根据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的不作为模式,除了把不作为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之外,还 特定行为的义务,应为能为而不为,即违反了作为义务。根据我国刑法学基本理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明文规定的积极作为义务 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4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