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方面和主体上有重大区别。伴随行为在主观方面具有同一性或包容性,即行为人是在同一个犯罪故意下实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或者行为人实施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竞合问题,还必须在后一种观点基础上深入研究。在笔者看来,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前述竞合问题认定和处理可能出现下表情况:?自首立功主罪重大,从罪重大从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3.html -
了解详情
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因此认为抢劫罪中致人死亡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是违背犯罪故意的原理的,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应当指出的是,抢劫罪加重构成的“致人死亡”不包括 构成轻伤害的)属于结合犯。参见杨敦先:《试论抢劫罪的几个问题》,载《法学研究》1983年第2期。笔者认为,1979年刑法典第150条即现行刑法典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行凶包括伤人和杀人,而且实践中大量的行凶具有或杀或伤他人的择一故意⑥。诚如有学者所言,“行凶”的含义十分广泛,立法者将其作为一个法律用语规定在 强奸、绑架”行为完全可以解释为“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处理。④参见姜振丰:《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的研究》,载刘守芬主编:《刑事法律专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1.html -
了解详情
”,但犯罪集团所有的罪行均在均在其计划之内,完全可以被首要分子的犯罪故意所包容,而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在预备和实施中更是离不开首要分子的组织,策划甚至 。它们在刑法适用(定罪和量刑)上不会发生问题,因而不是罪数问题研究的对象。现实生话中犯罪现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许多犯罪行为即不像典型一罪也不是典型数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5.html -
了解详情
明通著:《网络法律案例解读》,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6、蒋平著:《计算机犯罪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7、于志刚主编:《网络犯罪定性争议 网址任人读取,与读取者构成放任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人读取,则与接收者构成故意的关联。后者显然比前者更为充分。如果承认消极接触构成充分关联,则每一个网址拥有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8.html -
了解详情
重犯两者之间界限,其关健就在于考察除实行过限行为人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行为造成之结果是否有过失,将此区别以下两种情形对待:(一) 法律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21页⑤参见赵秉志:《共同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57页⑥参见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5.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不法的目的。问题就在于过失行为的结果背离了主体的主观本意,超乎原有意识和意图之外,并且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 3、对犯罪故意和过失主观意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第211页 [6] 高铭暄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245页 [7] 宁汉林著《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1.html -
了解详情
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是我国内地学者研究连续犯的法律依据。我国内地刑法理论认为,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 这才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相符合。 我国内地刑法理论在罪数论中,除上述问题外,还研究了其他罪数形态,如继续犯、结合犯、吸收犯等。由于这些罪数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他合法组织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违反法律规定,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同时也为有力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完善我国刑事立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 丁慕英主编:《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解释为转化犯具有合理性。 (二)转化型故意杀人罪立法例具有转化罪的犯罪故意 1.关于转化罪是否具有犯罪故意的问题。上述否认论者不认可转化型故意杀人罪 ,而是由过限行为造成的这一核心内容. ⑺周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死亡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4期。 ⑻同前引⑺。 ⑼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