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婚姻关系属于身份关系,结婚、 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299.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目标当然是制定民法典,现行民法体系脱离民法典的发展方向应该予以纠正。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1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吴邦国委员长在形成中国特色 显示出繁简不当、轻重失衡的问题。作为我国民法基本法律的《民法通则》虽然包括基本原则、公民(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9.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协议的约定承担;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者盈余分配比例承担。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65、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 列为共同诉讼人。 四、民事权利 (一)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84、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542.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58]赞同者认为,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因拍卖引起的所有权转移不同于因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所有权的转移。执行程序中的拍卖是一种强制措施,由国家公权力 导致的物权变动进行研究的文献,多讨论的是如何确定法律文书的范围这一问题,参见黄金桥:《论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以我国(物权法)为参照》,《唯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3.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概念很相似,但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广义行为能力概念中,法律行为能力与侵权行为能力只是有条件地属于同一问题,[76]即都以识别能力为基础,但抽象程度不同 ,民事行为能力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不仅包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等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不合法行为的能力,即对不法的实现和不履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13.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立法上,我国现在民事法律内容比较简单,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个别条文具有法院造法的性质,弥补了法律之不足,对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新问题的处理起 合同主体意思表示不真实。《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第(二)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二是违反订立合同的程序。又分为两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72.html -
了解详情
是理性人,在不损及国家、集体及第三人的合法利益的情形下,私主体拥有依其自主意思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权利人行使权利与否,本为其自由,法律不应 对义务人作出的承认债务之意思表示在实际履行前是否有法律约束力问题,并不予以肯定。该法例实质上是作为实践法律行为来对待的。[26]我们认为,该观点实质混淆了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9.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协议的约定承担;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者盈余分配比例承担。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65、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 列为共同诉讼人。 四、民事权利 (一)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84、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389.html -
了解详情
书面协议的约定承担;书面协议未约定的,可以按照出资比例或者盈余分配比例承担。 三、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65、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 列为共同诉讼人。 四、民事权利 (一)关于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问题 84、财产已经交付,但当事人约定财产所有权转移附条件的,在所附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388.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婚姻登记等。如当事人对登记簿所记载的权利状况发生纠纷,民事诉讼可以通过审查基础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确认权利的归属,不受既有权利凭证的限制。因为 合法性发生了争议,且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法院是否支持公民甲的诉讼请求。 由于形成性行政行为具有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私法效果,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