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规说、因果关系说等。[1]这些罪数判断标准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仅以犯罪构成要件的某一要素或某一方面为标准区分罪数。运用这些以偏概全的标准, 附近废品收购站进行调查,当天便将被告人杜某及李某抓获归案。某区人民检察院分别以盗窃罪、收购赃物罪对被告人杜某、李某分别提起公诉,请求依法惩处。核区人民法院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5.html -
了解详情
曾根威彦支持该说。耶赛克认为,共犯并不是自己违反了犯罪构成要件中所规定的法规范,他的责任只是在于,当正犯违反法规范时他起到了参与作用。[11]混合 应与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据此,我国刑法理论多认为这承认了盗窃罪的阻却刑罚的亲属身份。有见解遂指出,如果某家庭成员甲,教唆或帮助非其家庭成员乙盗窃其家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4.html -
了解详情
是:(1)立法通常比较抽象,而司法上的判断非常具体。在对行为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进行判断时,可能出现不同犯罪构成要件之间的重叠、交叉或排斥。(2)犯罪的 关系的两个刑法条文之间实质上存在对立关系。[14]择一关系在我国刑法中大致有三种: 1.盗窃罪、侵占罪之间。从条文上看,针对一个不法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0.html -
了解详情
未遂/刑法目的/权益实害说 一、当代刑法应有之观念及犯罪未遂的立法根据 无论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犯罪目的实现说还是犯罪结果发生说,无一不是就事论 事, 既遂的成立条件 (数额较大被解释为属于盗窃罪的主观要件),完全是对刑法条文的误解。诚然,行 为人在具体个案中究竟能盗得多少财产往往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6.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所指称的客体之一[1]在适用刑法时,法官只需通过判断待判事实是否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中概念所描述的全部特征,就可得出结论,将待判事实涵摄在构成要件之下 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概括法,只给予犯罪类型一个名称,如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诈骗罪、盗窃罪的规定;第二种情况是完全列举式,即周详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3.html -
了解详情
走上精确。 二、数额认识与故意 财产犯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要对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存在认识。如盗窃罪,其客观方面是他人所占有财物,因此 的人,一般都是普通农民、工人。从社会一般观念来看,他并不具备对加重数额的认识可能性,因此只能按照盗窃数额较大追究其刑事责任。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有关案件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1.html -
了解详情
走上精确。 二、数额认识与故意 财产犯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要对构成要件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存在认识。如盗窃罪,其客观方面是他人所占有财物,因此 的人,一般都是普通农民、工人。从社会一般观念来看,他并不具备对加重数额的认识可能性,因此只能按照盗窃数额较大追究其刑事责任。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有关案件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8.html -
了解详情
以上评价。[7]换言之,一个犯罪事实,如果表面上实现了数个犯罪构成要件,但适用一个法定犯罪构成就已经足以把所有的不法构成要件要素完全包含,无须适用其他 地根据行为实现的犯罪构成数量决定刑罚,就容易导致对同一危害性基础重复评价,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例如,盗窃他人财物后予以毁坏,前行为符合盗窃罪,后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73.html -
了解详情
能认定为盗窃罪的实行行为。这样说来,单凭客观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使用盗窃是否构成盗窃罪,而并不一定要考虑非法占有意思。同样,对盗窃罪与 破坏财物犯罪的 注意的是,如果像刑法学通说一样, 明确地将防卫意思作为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的话,则在行为人本人或他人受攻击之际,行为人不是出于防卫意思而是基于本能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2.html -
了解详情
)从属形式转变为限制(不法)从属形式;承认未亲自实施构成要件行为的共同行为者亦属(共同)正犯;承认利用成立犯罪之他人亦属(间接)正犯;当正犯与共犯 一起侵入银行结算系统,盗划他人存款一百万元,就很难说乙是将甲作为犯罪工具加以支配,能肯定乙单独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二是,否定成立共犯不利于主从犯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