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 或享有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 有职可渎, 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畴。 司法实践中, 部分人士认为渎职罪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这种观点将渎职罪的主体限定于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95.html -
了解详情
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不应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村民委员会中的各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就是说,选举权是公民选择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公务活动的本质是行使国家权力,其服务对象是国家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5.html -
了解详情
边疆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但是该县20周年县庆的预算资金却高达350万,为此强令行政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捐款,并多次发文催促献礼工程。2004年,全县 主张政府对传统农村转变管理思维,从积极行政走向消极行政模式,为农民生活提供安全和秩序等基本公共物品;地方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经济事务,否则很容易产生政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26.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和体现,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公众参与环保事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二、公众参与原则在环境法理论中的基础性 化的公民更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条件和能力。 2、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政府机构对于环境保护公共事务还沿用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容易使公众产生依赖和抱怨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6.html -
了解详情
(2)认为从事公务是指依法所进行的管理国家、社会或集体事务的职能活动;[4](3)认为从事公务就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中履行 。所以,衡量某一行为是否属于从事公务,就有两个标准:一是必须具有管理性,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的公共事务应当做广义理解,既包括国家事务,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58.html -
了解详情
是行政主体对其管辖的行政事务进行有效控制的规则。社会行政法也不例外,其也突出行政权在对社会发生作用时的管理属性。但是,与其说社会行政法具有强烈的管理属性 是为社会、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福利,使社会各阶层在相对富裕的经济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和谐相处。国家职能的此种变化也表现在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91.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审批的事项,并不是一减了之,放任不管,要切实加强后续监管,强化治安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审批与管理不能划等号,更不能认为审批就是管理,审批 着不同的治理对象或客体,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政府部门主要是组织公共产品生产,建设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要从侧重于行政审批,转变到主要搞好市场监管上来,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定和执行监督。由于规制改革本质上是政府职能的重新调整,改革的结果必然会涉及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及相关团体的利益,因此上述机构的设立 政府现行体制改革及其效率,探讨公共事业单位的规制改革及其完善措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背景的政府规制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规制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4.html -
了解详情
和科普性社会团体,民政部、国务院侨办委托全国侨联管理华侨类社会团体。受到委托而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由于业务主管单位的 ,除了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等有行业自律等特殊职能的团体外,社会团体成立应当是自由的。相反,如果用行政的方法使得每一个社会团体都在本行政区内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68.html -
了解详情
归属主体。在公法领域,国家内部存在法的观点亦已被广泛接受,国家内部的机关、单位、职位,具有在一定范围内代表国家进行事务管理的能力(权限),法律所赋予的权限 ,如邮政、银行、铁路、公路、水电事业、专卖等。可见公共营造物的大量出现是行政分权的产物,国家将其任务分散到其他独立的行政主体。但其与自治原则无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