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认识或其他原因以致所判刑罚与行为人的罪责不相符合的情况。刑罚失当表现为:错误判刑,指无罪而被判刑罚,甚至被判重刑或极刑;轻重失当,即轻罪重 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其构成要件。理论上对于这几种诈骗犯罪是否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存在不同认识。马克昌教授认为,刑法中其他金融诈骗犯罪无一例外都要求以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4.html -
了解详情
元,豆角应当以评估价格2.47万元认定。虽然根据数额定罪对于那些没有认识到被盗物品价值的被告人来说不公平,但是,刑法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大范围的公平,就如刑法规定14岁 相信我的诸直觉是反映了某些道德的实在,则在我自己自觉我的某一直觉是错误之前,我是不会认为它是错的。如果真的有他人不同意我的看法,那么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36.html -
了解详情
与行使,其实也意味着在制度框架的范围内,国家与社会应当容忍不满,宽容挑衅,同时应当认识差异、了解歧义,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建构理解对方,尊重对方,消解彼此的偏见,力图达成基本 的理性与宽容,即在对由联合行动权的行使而引发的行为所进行的刑法评价上,包括立法的犯罪化、司法的犯罪化与刑罚化方面应当谨慎与宽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等。《德国民法典》[5]第228条关于紧急避险责任的微调、231条关于错误的自助的责任设定、287条关于扩大责任的限制、320条关于合同不履行的抗辩 在民法(学)中的位置和重要程度体现。对此,可以从理论和法律层面上分别认识。 民事责任微调机制是根据民事责任微调理论建立起来、以民事责任制度为依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8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在立法上规定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从该法条的实施情况来看,有不少案例属于公安司法机关滥用法律进行的错误追究 、律师参与司法改革必要性律师作为独特的司法体制的体验群体,作为具有独到感悟和认识的司法制度践行群体,积极参与司法改革意义重大,中国的司法改革不能没有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33.html -
了解详情
,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又历经18个寒暑,在今年修订后的新刑法中,才完整地重新写上三项基本原则。对1997年说来,这是又一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回归 着浓厚的旧六法全书的观点,存在着‘六法全书仍然不失为一部可用的法典’之类的错误认识”。(《西北司法》一卷一期,13页。)1951—1952年间进行司法改革,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失犯罪的实证分析,我们感到,迄今为止,刑法学界有必要在此问题上清正认识,以避免出现因认识上的模糊所导致的司法操作上的随意性、臆断性,从而有违《刑法》第 大大低于后罪。而此时,法官们也不能根据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去错误地适用《刑法》第266条按诈骗罪定性处罚,而仍应当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将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2.html -
了解详情
风险,但假如我们对于风险社会本身有着更多的了解,对刑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自身所自有的风险皆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进而对于风险社会背景之下风险产生的根源、风险扩散 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法律专家个人的生活经验感知是有限的,自身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进而,所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愈是理性的法律专家(这也是公众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1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断标准形形色色,但共性的认识是:现代罪刑法定不再是绝对的罪刑法定而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在我们看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价值目标上说,它追求的是相对 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预设的逻辑前提是解释者有足够的解释能力而不会解释错误。这一前提本身是一个伪命题。试想,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作出立法解释。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0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断标准形形色色,但共性的认识是:现代罪刑法定不再是绝对的罪刑法定而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在我们看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价值目标上说,它追求的是相对 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其预设的逻辑前提是解释者有足够的解释能力而不会解释错误。这一前提本身是一个伪命题。试想,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作出立法解释。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0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