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骗手段开设信用证,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信用证项下款项的,应当认定为信用证诈骗罪;即使有实际结算信用证资金的行为,但行为人与开证银行结算、返还银行垫付 也较多,完全拒绝软条款并不现实,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判断软条款信用证是否构成信用证诈骗罪,关键取决于行为人在行为时的主观心态,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686.html -
了解详情
一、集资诈骗是一种非法集资活动,必须以存在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为前提 1.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一种堵截关系,二者在客观行为方面完全相同 对于非法集资 部分不能偿还。对此,需要司法判断的应当是,吴英向这11人借款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至于这11人有无向社会公众借款,有无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91.html -
了解详情
得逞;而民事欺诈行为人一般无须假冒合法身份。 此外,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财物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并未充当经济合同设定的权利、义务 的交出财物。问题的关键在于乙交出财物的行为是否是对财物的处分?处分应当如何理解?有学者认为,不构成诈骗罪的理由是,乙的内在自由意思决定被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作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扰乱市场秩序的一个犯罪,专门加以规定。增设合同诈骗罪对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财产所有权等都具有重要的 其是否能够成为本罪之合同,只能以是否构成本罪客体的侵害为依据,因此,我们在判断合同诈骗罪的合同时,只能提供判断的一般原则或标准,而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34.html -
了解详情
但事实上,对方并没有受到欺骗,交付财物是出于其他原因,则行为人的行为不能构成诈骗罪既遂。受害人“自愿”交付财物,是诈骗犯罪与其他财产犯罪区别的重要界限。 按经济合同纠纷处理。这种民事上的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如何区分,关键把握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其目的是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8.html -
了解详情
与信用证制度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表面相符原则不无关系。信用证是单据交易,银行在决定是否付款时只以单据为唯一依据。根据UCP500的规定,银行审单可以遵循“四 在货物装上船之前要求承运人签发提单的行为。倒签提单、预借提单是否构成信用证诈骗罪,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卖方仅仅是为了结汇的方便,货物的延迟装运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2.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款共计人民币6258150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邹晓霞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 被告人的上诉,维持了原判。 【评析】 审理中对于被告人邹晓霞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构成何罪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邹晓霞借款的目的是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74.html -
了解详情
房屋的物权所有人黎某龙追认后,被告人黎某妤在本案中的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二、若构成合同诈骗罪,被告人黎某妤的犯罪数额如何计算。一、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 黎某龙在侦查阶段提交的授权委托书,意在追认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究竟合同的效力是否是判断罪与非罪的标准,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合同在被追认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760.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来划定,具体而言就要用法律对该罪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来界定。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贷款诈骗罪,应从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诈骗贷款数额是否 能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尤其要准确界定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贷款人基于某种原因而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7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