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的行为所指向的是同一犯罪客体。最后,共犯的整体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综上四点各共犯分别的具体行为,已经从数个行为转化为主客观 非身份犯更适合本文的涵义)等分类。纯正身份犯是指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则犯罪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犯罪。例如,现行刑法典规定的贪污罪的主体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20.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问题难以回答。[2](P219)这实际上是混 淆了自然行为与刑法中行为概念所造成的困惑,导致在不作为等特殊的行为形式上出现 了对行为的上位概念界定的 犯罪行为不但具有人的行为的自然性 ,而且更具有人的行为的社会性。它是在人伦关系中具有实践之重要性的身体运动。 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反伦理反道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主要是赔偿责任。刑法是制裁犯罪行为的法律,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故刑事责任是惩罚的承担,而不是损失的赔偿。在将财产犯罪作为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处理 没有合法根据,获得了财产利益,对方遭受了财产损失,获得利益与对方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不管行为人是善意还是恶意,都成立民法上的不当得利。所以,一方面,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与社会侵害、行为与行为人罪错之间的因果关系,前者属于客观上关系的处理,后者属于主观上关系的处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先评价前者,后评价后者, 、量刑情节是具体现象, 可以表明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存在,但是严重社会危害性作为本质性的东西,却不能将定罪情节、量刑情节表现出来。犯罪构成要件则首先可以将轻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6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都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考察。并且构成要件的内容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规范也多为禁止性规范,在侵权法上体现为不能过多地限制人的行为自由 在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到对加害者科处刑罚的必要性,这一点不能否认。其原因必须作为问题来加以思考。 四、刑法、民法中的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刑罚、损害赔偿的机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但只能证明总体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模糊的因果关系,即只能证明因果关系的第一个层面,而不能细致证明其第二个层面,无法确定究竟是谁的行为 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对于挪用资金等数额犯中的不完全形态,刑法以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是否需要定罪处罚,根据谦抑原则,刑罚手段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2.html -
了解详情
这条规定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作为累犯的规定。 【亮点4】坦白从宽有望写进刑法 草案:对不具有自首情节,但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很高,要有公司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后果和行为之间还要有因果关系,并且要调查得比较清楚。这样导致很多危害很严重的污染环境行为最后定不了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27.html -
了解详情
为故意伤害致死的未遂犯。 故意伤害致死的成立,客观上要求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对死亡没有故意,但具有预见可能性。既然是伤害致死,当然应 或名誉的侵犯,只有对象同一才成立连续犯;如果对象不同,如连续杀害3人,或连续伤害3人的身体,都不作为连续犯处理。根据同一法益说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2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的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这样,从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应该认为该行为是有时间跨度的连续行为,是一个整体行为,所以,此种情形应作为累犯处理。第二, ,刑法规定的刑罚执行完毕是指在我国的有罪判决和刑罚执行完毕。我国刑法原则上不承认外国法院的审判,因此,行为人在外国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判决或执行,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9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适用解释的权力。但是,正如泷川幸辰所说,“将分权理论作为罪刑法定主义根据的理由是极为不充分的,分权理论最终完全封锁了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并把触及 说那样探求立法者于立法时的心理学上的意思,而是探求法律规范背后并与之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利益状态及其衡量,以尽量扩充法律规范的意义内容,现代主观说不再如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