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二)一审民事案件缺席判决的比例大大增加,使裁判公正性打了折扣。当前,由于人口流动性很大,给法院送达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带来很 由法院自行追加、非经当事人申请法官不得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举证责任的分配不能由法官随意决定、二审是否采取书面审理可由当事人选择等。 四是强化法官程序至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85.html -
了解详情
及设计上的不科学性,不完善性,如审理再审案件中有的规定适用一审程序,造成再审程序未具有独立的及终局性的程序价值;又如提起再审案件是否确有错误 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实际上检察机关也可以抗诉?。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这样规定与设计的目的,实际上是对生效的裁判重新按照普通的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是《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程序形同虚设,而一审法院的再审案件大量增加,也使一些无理缠诉当事人利用再审拖延时间,不履行判决规定义务,使对方当事人合法 规定,提起再审主体,不仅有当事人、同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些主体都可以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起再审。这是导致法院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杨某不服,上诉至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作出了维持一审的判决。 在上述二审判决中,法院认为婚姻有效的理由是这样写的: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从2002年初起 不可能。又由于受行政诉讼时效和诉讼功能的限制,行政诉讼也不能有效解决婚姻瑕疵纠纷。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修改现行行政法规和行政诉讼来落实司法解释呢?回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11.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令的制度。就是说,我们为了入世而增加的有些内容,虽然为民事诉讼法的日后完善作出了贡献,但它们本身仍旧不是完整的。 在《著作权法》与《专利法》中, 终局裁决。现在我们已经改过来了,虽然行政审批机关仍然可以对专利或商标的有效性作出裁决,但法院享有最终的司法审查权。 然而,这种安排也会出现另一个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44.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下,当事人提出证据或改变自己的诉讼请求可以不受诉讼阶段的限制,从而赋予当事人在举证方面的极大自由空间,造成了当事人诉讼权利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司法实践中, 内举证而导致案件在二审、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而被发回重审或必判的,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提出新的证据的一方当事人负责由此增加的差旅费、误工费、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已超出本文主题,本文不去讨论。 [54]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沪高民二(商)终字第137号。该案二审判决的问题在于,依《民法通则》 号。 [65]就此存在不同意见,比如有的认为,是否赋予管理人以新的含义,值得研究。由于《侵权责任法》第85条增加规定使用人,因此扩大解释管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23.html -
了解详情
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相当于公安机关作出的撤销案件决定、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3]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公诉案件撤回起诉制度 其合法权益,或者准许撤诉将会对其产生不利后果,如丧失可能被判决无罪的时机等,被告人都可以提出上诉,引起二审重新审理的法定程序。[9]其次,被告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2.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由此产生的可抗诉性。其理由与前述二审终审制下的判决相仿。二是看裁定是否可以申请复议。可申请复议的裁定通常是较重要的裁定,因而在检察监督权力配置的分量上 ,就根本丧失了抗诉权和再审权。显然,这种案件分布状态并不理想,而且也增加了司法成本,对当事人也未必便利。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第(4)模式与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地位亦难以界定。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时,案外人是否可以参加诉讼?如果可以参加诉讼,其在诉讼中处于什么地位?对于这些问题,《民诉法》均未规定。 诉法规定,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不能上诉,但先予执行裁定是在诉讼过程中、终局判决前作出的,债务人如有实体上的异议事由,同样可以在言词辩论终结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