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究竟是否构成犯罪,最后还是要视控诉方能否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而定。无罪推定原则强调的是定罪的法定性和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控诉方对犯罪的追诉承担 人和证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规则是人文精神在刑事诉讼中的体现,是对刑事被追究者人权的保障,也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固有内涵。 2012年修改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无罪以及犯罪情节轻重的责任,这是证明责任理论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古老法则在刑事诉讼中的直接体现。此外,根据否认者不负证明责任的 不对等的。最后,公诉人同审判人员之间,在参加诉讼的任务和目的,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点或相似之处,要多于公诉人同自诉人、被告人等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61.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一些直接涉及公民人权和自由的诉讼行为上升到宪法高度,为公民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提供宪法性保障。[1]但是历史地看,美国宪法与 以确立被追诉者诉讼主体地位为发端的,并逐步扩展到保障刑事诉讼中所有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权利运动。 以人为本成为人本主义在现代生活中最直接的表述方式。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定位,因此未能鲜明地揭示出检察机关的诉讼法地位。公诉人说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与其提起刑事诉讼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公诉人说与原告说最为接近 就是其中之一。一直来,检察长可以提起或者参加民事诉讼,检察长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不仅仅是当事人,同时还是法院的法律监督机关。这种做法否定了辩论原则和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的,因而公诉权并不必然局限于刑事诉讼。公诉权理应包括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2]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以起诉等方式维护公益,既是以公 诉讼法的修改应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和参加民事诉讼以及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作出具体规定,促使我国检察权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作者简介】 何文燕,湘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8.html -
了解详情
大都是同一个公安机关,仍难摆脱利益牵涉。而对于特定案件中的公权力机关的整体回避问题,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予以关注并作出规范。 其二 管辖级别,以实现程序性裁判及程序性制裁的实质审查及制裁功效。 四、结语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尴尬境地彰显了程序正义从理念到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7.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纠正。 【释评】本条修法之立法本意为保证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但从法意上讲,对于司法人员的 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五)被告人的罪过; (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88.html -
了解详情
纠正。 【释评】本条修法之立法本意为保证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但从法意上讲,对于司法 的罪过;(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上述待证事项无一例外都关涉案件的定罪量刑,可以作为解释所谓对案件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
以前,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的问题,突破了以往无罪推定的禁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由此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内核,但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尚未引进沉默权 会有意见;三是来自于部分党政领导的干预。一些党政领导往往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指示命令的方法或是采用由主管部门召集公、检、法三家负责人共同商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61.html -
了解详情
与正当性[7] 自诉权与自诉制度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但由于自诉所具有的特质,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存在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合理性与正当性。[8]与大多数 诉讼,而被终结之。[11]检察官一旦介入自诉程序,即取代自诉人的地位而成为当事人,该自诉程序自此开始转为一般的公诉程序。所以,国内学者也将检察院担当自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