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适用及引起物权变动的效力予以适当的限制。例如,不得以占有改定的方式设定质权;动产善意取得中占有改定的约定不具有对抗第三人和原权利人追索的效力;以 的时效或期间。[12]不过,对于担保人未请求权利人及时行使其质权、留置权而后者继续占有担保财产且无放弃权利的表示之情况下,有关问题应如何处理仍有不明。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26.html -
了解详情
与债务人获得贷款以从事工商业经营相违背。另一方面,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转移给债权人占有,债权人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保管,无形中增加了融资成本和费用。正如王泽 占有公示,动产权属转移仍依靠交付公示。如善意第三人根据动产占有表征判断动产权属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交易,但将有可能面临拟交易动产已设定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37.html -
了解详情
,则原所有人为维护自己利益,在把自己的财产交由承租人、保管人承租、保管而失去占有之际会慎重考虑承租人、保管人的信誉情况,谨慎选任承租人、保管人;同样,原所有人为预防 纯为动产时,二人中已事实上占有者,虽其取得权利的日期在后,但如其占有为善意时,应认为有优先的权利并为该物件的所有人。”事实表明,在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73.html -
了解详情
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70页,法律出版社,1997。[10]关于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参见佟柔主编:《中国民法》,224-225页, 民法学》,344-345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8]关于占有改定与善意取得,参见法学教材编辑部《外国民商法资料选编》,323-32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67.html -
了解详情
为通知即已优先于第二受让人取得债权,那么又以债务人未受通知(台湾)或债务人善意(德国)为由否定其取得债权的效力——即便这种效力的否定只是针对债务人而言,在法律 受让在后者取得债权这一规则。这一规则的机理类似于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但它并不以占有的公信力为其制度基石。就此点而言,我国合同法在坚持债权让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2.html -
了解详情
带来了困难,也使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采取“客观善意主义”由于不动产登记和动产占有是一种客观现象,第三人在物权取得时可以比较容易、清晰 善意取得除外条件相同,即因重大过失而不知处分人无处分权而取得权利者不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 最后,对于现在物权形式主义与债权形式主义之争,笔者认为,究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61.html -
了解详情
。很显然,动产抵押物转让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之所以饶有兴味,就是因为它可能引发抵押权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的矛盾与对抗;而平息纷争、实现分配正义历来是法律所肩负的神圣 处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尤其重要的是,在传统民法善意取得得以发生的情形,动产为无权处分人所占有,第三人基于公信力充分相信无权处分人为法律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7.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权时限制出卖人行使取回权不合理。 【关键词】所有权保留;取回权限制;善意取得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新近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 不合理 对于所有权保留买卖,因标的物由买受人占有,故可能出现买受人无权处分标的物,导致第三人善意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质权或抵押权的情况[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49.html -
了解详情
] 数个无权利人分别针对权利人的同一个标的物作出数个处分,而相对人中没有符合善意取得适用条件的,权利人有权决定是否追认以及追认哪一个处分行为。[57]权利人追认了 如存在质权、抵押权、役权或者用益权等。[83]对于动产,如果购买人取得占有时为善意,则这些限制物权消灭,(《德国民法典》第936条第I款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27.html -
了解详情
。 一、何谓票据丧失 票据之丧失,指票据权利人在违反自己意思之状态下丧失票据占有。 这一概念包含这样两个构成要素:票据的丧失是违反票据权利人本身意思的, 在此期间,利害关系人提出相关的权利主张,在利害关系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善意第三人后,票据付款人应当对主张权利人进行付款。票据付款人在付款后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