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发生争执时哪一方当事人首先提供证据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涉及由于证据不足,法官对法律行为实施时当事人究竟有无行为能力无法形成心证,法官将判决哪一方 民事行为需要更多的要件来支持。正因为如此,在民法学教科书中,都是把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把成立要件与生效要件分开来进行分析和论述的。 法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2.html -
了解详情
皇姑房产局于2001年9月28日做出的对0204839号房地产同意转让的具体行政行为。判决后,皇姑房产局上诉至本院。2003年1月13日本院终审作出[2002 陈某房产转让审批的行政行为是否影响民事合同的效力。这个问题涉及到如何认识行政审批行为及行政裁决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问题,行政裁决确认的无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92.html -
了解详情
均围绕行政处分而展开,行政处分成为行政法学理上与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的行政法律行为概念,因而有关行政处分的问题始终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的中心课题之一[1]; 它不仅涉及公法关系在实体法上与私法关系的不同,它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法律救济途径的规范之上,即公法争议须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救济。[36]行政处分概念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地位的平等和人格的独立与尊严,意味着民事主体在民事交往中应当相互尊重,意味着当事人在处理民事法律问题时的自主与自决(即意思自治) 。民法的所有制度设计 ;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则明确规定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之一。 通常,行为能力对于法律行为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8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行为能力仅指自然人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则还包括自然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能力。大陆学者持此说者颇众, 为能力制度之外而于侵权责任制度中单独规定未成年人或无意识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问题。 我国的《民法通则》中,于第二章"公民(自然人"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9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行为能力仅指自然人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则还包括自然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能力。大陆学者持此说者颇众, 为能力制度之外而于侵权责任制度中单独规定未成年人或无意识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问题。 我国的《民法通则》中,于第二章"公民(自然人"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986.html -
了解详情
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合意关系(fiduciary relationship),其中一个人(代理人)在法律上被认为能代表另一个人(委托人),通过订立契约或处置财产影响委托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此外,比较零散的将代理中的一些问题予以规定,如代理的类型、委托书的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3.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立法上,我国现在民事法律内容比较简单,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个别条文具有“法院造法”的性质,弥补了法律之不足,对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新问题的处理起 主体意思表示不真实。《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第(二)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意思表示真实的条件。二是违反订立合同的程序。又分为两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9.html -
了解详情
了物权行为理论。(三)他物权的设定在有关他物权设立中的物权行为问题上,我国台湾学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认为限制物权的设立契约直接就是典型的物权行为, 怎能认为一个旨在设立担保物权而不是追求债权法上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债权合同呢?但是若依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理论,如果原债权人已将担保物权附随债权转让于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2.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但各经济合同法规中又使用了无效经济合同的概念。因此,在实践中,尤其在涉外关系上,会产生名词歧义的问题。这 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段。)债法上的处分行为有债权让与(Abtretung)、债务承担(Schulduebernahme)及债务免除(Erlas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