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较为流行的几种认知展开,以求对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有较恰切的理解与把握。 1.民事责任能力不应是不法行为能力将民事责任能力解为不法行为能力,这是近来 的表达,并宣示人人都有权利能力而平等的价值时,是否有资格承担责任这种系属法律主体判断的问题就已由权利能力制度所解决而不再成其为问题,故根本无需另行创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89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合伙的权利义务主体,他无权执行合伙事务,与第三人因合伙事务发生法律关系时只能由普通合伙人出面。[(43)]但与普通合伙相同,合伙债权人申请有限合伙破产时 (39)同上。(40)资料来源:刘本山文:“论建立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41)罗玉珍主编:《民事主体论》,第149页。(42)参见罗玉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78.html -
了解详情
是,虽然赋予债务人以任意撤回权与直接将赠与规定为实践合同的做法殊途同归,同样具有使赠与人任意毁约的意义,但这两种立法例在适用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 ?而在赠与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由于赠与人尚未死亡,不发生继承法律关系,因此应由赠与人的法定代理人行使。[34]我们认为,鉴于继承制度与法定代理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55.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合伙的权利义务主体,他无权执行合伙事务,与第三人因合伙事务发生法律关系时只能由普通合伙人出面。[(43)]但与普通合伙相同,合伙债权人申请有限合伙破产时 (39)同上。(40)资料来源:刘本山文:“论建立我国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41)罗玉珍主编:《民事主体论》,第149页。(42)参见罗玉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9.html -
了解详情
,很难断言国家利益就是公共利益的核心。这种认识在政治上有意义,但在法律上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反而会误导法律制度的建构。 笔者主张只有不特定主体 环境保护法》修改草案来看尚未见到有关提起公益诉讼资格的规定。也许由于时间关系,《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还没有与民事诉讼法的相关修改内容接轨。实际上,《海洋污染防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1.html -
了解详情
的《习惯法精神研究》、德玛的《合乎情理的民法》,布尔琼的《法国普通法与巴黎习惯法之原则》,朴蒂埃的关于民事法律的著作全集等。其中,出版于 生教授的这席话,正是对习惯法与法典化之间关系的生动写照。 二、习惯法编纂对于司法查明习惯法的意义 (一)习惯法编纂大大方便了法官查明习惯法 习惯法在未得编纂之前常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3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范围,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前提。比较分析各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都较为宽泛,既涉及对民事主体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又涉及对行政 诉讼着眼于环境公共利益维护和保全的目的,实现抑制和预防损害环境公益行为、增进鼓励环境公益行为的功能,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环境公益问题本身是复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399.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又不能忘记自己是法庭官员(officer of Court)的现实,因而对整个法律制度的和谐有特殊的义务。你会发现,这些责任就如兄弟姐妹们,相互之间 。再次,比如对于职业成员和当事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如果规定法律职业成员负有绝对保密的意义这种保密义务的设定,能够大大地降低了法律职业者在业务处理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5.html -
了解详情
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标准。理性与伦理,业已成为了近代民法人格制度的基石 生而自由、人人平等的法律基本价值;也正是在这个基石之上得以确立。二、与人格同质的人格权 人的本体之外。这就是说,只有当受法律保护的事物来自人的外部时,才可能形成主体与客体的法律关系,进而使其事物成为权利的客体,人对该外部客体的权利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8.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大陆法系国家愈来愈重视判例对法制发展的推进作用,法院典型判例作为法律渊源的意义正日益显著地凸显出来。例如,德国复审制度的建立被认为是大陆法系现代法律 宪法条文可以频繁出现在裁判文书里。法官必须区分宪法权利在民事法律里面是否已经有救济,如果民事法律里已有明确规定,则不宜启用宪法保护方式。如果动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