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没有侵入审判权。再次,量刑建议仅供法院量刑时参考,法院是否采纳建议及如何量刑全由法院依法独立作出决定。封建社会的皇帝尚且允许臣子提出建议,还经常问 所依据的事实、证据。第四,要动员社会组织的力量进行量刑事实调查。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可以聘请由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或者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14.html -
了解详情
,则必然导致惩罚措施的乏力,简单处罚后放到社会上,犹如“放水养鱼”。另外,大量的轻刑化,客观上也可能给未成年人犯罪造成一种可以绝对被宽释的社会 数据表明,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精神病人犯罪后如何监管?如何从根本上治理精神病人犯罪不关押造成的社会问题?这些不仅是司法问题,也是亟待解决 ...
//bbs.110.com/thread-35154-1-1.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犯罪。在我国现有司法体制下,刑罚处罚记入个人的历史档案,严重影响出狱后的就业和安置,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被处以刑罚意味着失去学业,一个在限制民事行为 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对被告人的进行的评价 ,而附条件不起诉在诉前就对犯罪嫌疑人如何处罚进行评价,违背了罪刑法定的原则。 笔者认为,司法制度设计时应当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61.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范围,切实规范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 《意见》较为全面地规定了“从宽”处罚的情形以及如何正确把握从宽情节,如规定“被告人的行为 偶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依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也应当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20、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具体考虑其 ...
//bbs.110.com/thread-19241-1-1.html -
了解详情
更不可能被判处死缓。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 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不过由于本研究数据库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具有操作性了,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实现最后一条规则的可操作化,即如何判断到底是从宽情节占优势还是从严情节占优势。由于判断的结果涉及被告人的生杀予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系未成年人犯罪,为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并结合本案的具体案情,依法对被告人杨浩予以减轻处罚。鉴于二被告人当庭均能自愿 抢夺的规定是法律拟制还是注意规定?其二、对于携带非国家禁止携带的其他器械实施抢夺如何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其三、在携带凶器抢夺后的逃跑过程中,为抗拒抓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10.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从重处罚情节之一,但对现行累犯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如何完善,理论界和实践中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共识。鉴于此,本文对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完善进行尝试性研究。 未成年人可以构成累犯的情况下,刑法对累犯的从重处罚量刑情节,便与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量刑情节,形成了实际的逆向情节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92.html -
了解详情
第28条规定:“共同犯罪人各按其罪过处罚,而不论其他共同犯罪人之处罚或罪过之程度如何。”台湾刑法对正犯如何处罚未作规定,但是“最高法院”的判例 款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此种规定具有进步性,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免受腐蚀,防范成年犯罪人唆使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政策。⑥ 七、如何正确适用缓刑 过多判处缓刑,势必造成对犯罪的打击不力,有损于法律的严肃性,也有碍预防犯罪的效果。⑦一味强调从轻处罚尽量判缓刑,则 的犯罪类型或罪犯类型,如交通肇事等过失犯罪;轻伤害犯罪且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的;犯罪中止危害不大的;未成年人犯罪等可以引导审判人员对此类符合缓刑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2.html -
了解详情
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 初犯、偶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依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也应当尽量适用缓刑或者判处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20、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具体考虑其实施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145.html -
了解详情